比如說在唐代,醫術屬于伎術,木工屬于伎術,天文歷法也屬于伎術,養殖牲畜屬于伎術,甚至連下圍棋的方法,也屬于伎術。
方重勇提出的這個“伎術學院”,并不是發明創造,而是將以前不正的風氣扭轉過來了而已。
比如說伎術官這一系列官職,就不是他創造出來的,而是大唐本來就有,卻不被記載于官府帳冊的。
伎術官不是正式官員,不是吏員,但也不是平民百姓。
因為正式的官員,無論是不是科舉出身的,他們一般都是擅長文學,但不擅長治理地方。就算是有治理地方的心思,也缺乏這方面的技術手段。
各類政務,對人才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那不是說略懂略懂就能搞定的。
比如治河丶比如耕作丶比如牲口育種,大唐的正式官員,在知識體系方面就有所欠缺。而他們也不可能花大力氣去學習這些專業知識。
真要是讓他們親力親為,哪怕累死也不可能出什麼大成果。
所以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正式官員所屬,便有所謂的“伎術官”。他們不是流官,沒有正式職務,沒有品級,甚至本身還有其他的主業。
但他們在某個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
這些人可以為不懂具體政務,又想做一番事業的官員,提供具體的實施辦法。甚至是拿官府的俸祿具體辦差,參與其中。
當然了,這也包括給中樞官員制作樣品,甚至是刊印書籍等等。
伎術官一直都有,只不過從前不被朝廷重視,更沒有系統性的培養發掘罷了。
至于政治上的發言權,那是不可能有的。過去無論是以張九齡為代表的“士大夫”,還是以李林甫為首的權貴宗室,都不可能看得起他們。
方重勇提出在“六部”中增加一個伎部,就是想把科學技術研發丶理科醫科教學丶技術人才選拔等方面的管理,具體化落實下去。
順便,分掉一部分工部和禮部的權。
增加一個部,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把蛋糕做大了,為一部分出頭無門的人,提供了一條新的上升之路。
同時因為不會把原有的官員擼下去,所以這項改革遭遇的阻力,會比較小。
果然,馬待封對方重勇也是感激涕零,當著一大群官員的面,直接跪下,給方重勇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方重勇連忙將馬待封扶了起來。
他拍了拍對方身上的塵土說道:“這里看似僻靜,實則是在還處于建設之中的汴梁城范圍內,并不是什麼窮鄉僻壤。國家以后會更加重視伎術,你安心當這個院長便是。”
“右相知遇之恩,馬某誓不敢忘啊。”
馬待封又是一番感激,隨后他便領著十幾個學院的“博士”“教習”走進了開封伎術學院的大門。里面有教工宿舍,他們以后都會住在這里,除非是回家探親,否則不會離開這里。
換言之,國家的特殊人才,會采取特殊管理的辦法,以防技術外泄。
這些人都是以前跟馬待封一起共事的伎術官。
除了沒有懂醫術的以外,其他的技術,這些人當中都有知道一些的,甚至包括勘探礦藏與培育牲口的人才。
他們將來會在這里教書育人,同時進行各種伎術研究和試驗。當然了,試驗會在另外的場地進行,這里主要還是以教授學生為主。
忍不住回頭看了“開封伎術學院”的牌匾一眼,方重勇臉上露出莫名其妙的怪笑,隨即招呼著劉晏和護衛自己的親兵們去通濟渠邊散步。
方重勇和劉晏走在前面,張光晟帶著親兵跟在后面,眾人都被運河的繁忙給嚇壞了。
這幾年北方又是戰亂,又是天災的,民生凋敝了許多。可是南方卻并未受到影響。
甚至可以說,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南的經濟還有所發展,特別是從關中流出了不少人口。這些人拖家帶口的或走陸路到滎陽,或走水路到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