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若是沒死,回去以后要養病不說,還要面對麾下那些蠢蠢欲動的反對派,肯定要花時間整頓內部。
趁此機會,拓展地盤才是真的。
當然了,拓展地盤需要大義,所以李歸仁需要向李寶臣或者方清“討封”。打地盤和討封,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先后之分。
“如此甚好,這次多虧了你的計謀。”
李歸仁感慨說道。
劉龍仙聽到這話,連忙抱拳說道:“某與將軍乃是生死之交,一起死里逃生的過命交情。劉某若是舍將軍而投史思明那狗賊,世人會如何看待劉某?”
“龍仙!”
李歸仁感動得要落淚,患難見真情,這話是一點都不假。
在史思明想像中,劉龍仙應該是早有反心,自己招招手,這個二五仔就會出賣李歸仁的。
這其實非常符合時代的旋律。
自皇甫惟明幽州起兵以來,便是人心不古,有奶便是娘。
尤其是這些丘八。
然而,凡事都是有例外的。好和壞,都是比較出來的,不能用固定的框架,去套所有人的思維。
雖然李歸仁現在勢弱,但劉龍仙在跟隨對方一路征戰的過程中,相處得很好。老實說,李歸仁也很能打,就是運氣差了點。
劉龍仙也不是說把李歸仁當爹看,也沒到要替對方擋槍的程度。
可是即使要投靠,也得選個合適的吧?
在劉龍仙看來,史思明這樣的,太踏馬寒磣了。
胡人出身,自立為帝,臭名昭著,軍力對比李寶臣也沒有壓倒性優勢,哪一點值得劉龍仙投靠?
李歸仁看不起史思明,劉龍仙也看不起呀!
于是二人就設了一個局,玩了一出詐降。他們賭的,就是史思明親自帶兵。
不過說他們智謀百出,倒也高估李歸仁和劉龍仙了。
這兩人之所以敢賭,是因為贏了一本萬利,輸了他們就直接跑路,壓根就沒有想那麼多后事。
帶著大軍逃離鄴城很難,喬裝改扮后獨自離開還是很容易的。
無非是賭徒準備離開賭場時的孤注一擲罷了。
沒想到,這麼瘋狂的賭局,居然贏了!史思明真的來了,而且他還真的信了!
李歸仁都感覺不可思議。
“李將軍,你說,這世道,誰會笑到最后?”
劉龍仙忽然問了一個李歸仁很難回答的問題。他們雖然贏了這一局,卻不能說贏了未來。
因為天下割據的局面,正在緩慢而堅定的形成之中,完全看不到盛唐復現的趨勢。或者說,過往盛唐一呼百應的那種崢嶸歲月,再也回不去了。
如果要向前看,那麼總得想想未來誰才會是贏家吧?
“不好說誒!”
李歸仁長嘆一聲,他又沒有當皇帝的心思,其實對于未來如何,也是相當迷茫的。
他覺得自己帶兵攻陷幾個河北的州,然后找個粗腿抱著,當一個控制數州之地的節度使,并讓自己的兒子也當節度使,一代代傳下去,就行了。
類似史思明那樣的夯貨,是走不遠的,更別提善終了。
“關中李寶臣,可為英雄?”
劉龍仙追問道。
“那廝只是走了狗屎運,其才能不過一州刺史。”
李歸仁冷笑道。
他極度鄙視李寶臣,認為對方純粹就是一直在走大運。要談真本事,李寶臣除了戰陣上那幾把刷子,也就啥也不剩了。
當然了,不可否認的是,李寶臣這個人不像某些丘八那樣動不動就殺人,性情比較平和。這可能也是始終有人愿意追隨他的原因。
但這種平庸的性格,在亂世是成不了大事的。
“襄陽李璬,可為英雄?”
劉龍仙又問。
“南方一無強兵,二無良將,如何保住地盤都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