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現在藩王的話已經不那麼好使了。真正的大才,就算投靠過去了,以后也會將其當做傀儡。你看史思明手里明明有幾個李氏宗室,他偏偏不用,取死之道。世間如史思明一般的何其多也。”
李歸仁吐槽了史思明一句。
假如史思明立一個親王當皇帝,學李寶臣那麼玩,局面絕不會像現在這麼被動。
都是自己作的。
“汴州方清,如何?”
劉龍仙再問。
這回李歸仁卻是沉默了。
如果某個人大家都看得出他很厲害,那麼這個人還不算是最拔尖的那種人。
只有當你覺得這個人看不清,又對他心生忌憚,才能說明此人十分厲害,手段與心智都遠超于你!
李歸仁就是有這種感覺。
“聽聞汴州要開科舉,劉某雖然對其不屑一顧,但此手腕卻能拉攏不少人。
方清此人不可小覷。”
劉龍仙心有馀悸一般,面色凝重說道。近期汴州那邊傳來消息要開科舉,當真是令人吃驚不已。
自從皇甫惟明幽州起兵以來,大唐就沒有科舉了。如果皇甫惟明有本事,他自己為什麼不開科舉?
不能開,沒法開,不方便,沒必要。
總之,各種理由都能說明,皇甫惟明使不出這一招。
但現在汴州有個人要用這一招了。
起碼,他肯定是比皇甫惟明要厲害的。
劉龍仙就是帶著這樣一種偏執的看法,這是一種很樸素的比較方法,卻又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看來,方清是覺得他可以笑到最后啊。”
李歸仁忍不住感慨道。
他忽然覺得,李寶臣才是那個應該開科舉的人吧?
怎麼會輪到方清玩這一招呢?
都占據長安了,居然不開科舉籠絡人心,這是不是說明,李寶臣其實很廢柴呢?
李歸仁忽然覺得方重勇這個人很可怕,因為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厲不厲害,比一下就分出高下來了。
“不如這樣,你去一趟汴州,跟方清當面談談。讓他給我一個節度使的番號。”
李歸仁還是覺得方重勇比李寶臣要靠譜許多。
……
陳留縣,天子行宮。
身著便服的天子李璘,手里拿著一份奏摺,看得云里霧里。
只覺得頭昏腦漲的。
“方清是要開科舉?”
李璘忽然放下手中的奏摺,一臉驚訝向身旁的高尚問道。
他有些不理解,現在政權草創,控制河南之地都是勉勉強強,剛剛還經歷了一場大規模叛亂。
有啥好折騰的呢?
“方清最近是不是很閑?”
李璘又追問了一句。
高尚長嘆一聲,如果可以,他真想把李璘給錘死。
以他所知,方重勇最近不僅不閑,甚至忙到腳尖都要冒煙!
那個人是在緊鑼密鼓的一步步掌控權力啊!
高尚在心中無聲吶喊。
“陛下,奴只能說,至少在汴州,方清頗得人心,幾乎是一呼百應。
掩耳盜鈴這樣的事情,奴還做不出來。”
高尚無奈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