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科舉,嚴莊便已經發現有好多人,都是從前的官員。只不過因為各種原因,或許是當年站隊有問題,或許是政績不甚突出。
都是借著這次科舉的機會將自己“洗白”,從頭開始。
類似的事情,方重勇當年科舉后面那一屆,就有兩個曾經中過進士并且還當過官的人,再次參加科舉,并且考上的。
士人階層,為了當官,那真是削尖了腦袋,各種招數層出不窮呀。
“卷子給本官看看。”
方重勇向嚴莊伸手說道,后者將手里元載的卷子遞給他看。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方重勇倒吸一口涼氣啊!
元載在卷子上寫道:
大唐的四分五裂,便在于財政的崩潰。這個情況,其實開元年間就已經逐漸暴露,只是一直無法解決。
要想讓大唐恢復榮光,那只能加強財政。沒有錢,什么都是虛的。一切舉措都要圍繞著搞錢進行。
一方面,要讓官府可以收到更多的稅;另外一方面,也要讓百姓賺更多的錢,同時讓更多的人交稅。
全面廢除租庸調,實行兩稅法。將商稅和地稅,以及鹽鐵專營,上升到政務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那些從前不交稅的權貴們。
不僅要用鐵拳打得他們交,而且還要多交!
洋洋灑灑一套組合拳,元載在卷子里將搞錢的法子描繪得明明白白。
怎么說呢,這是一個很合格的皇權打手啊。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感慨道。
然后他在卷子上畫了一個圈。已經有四個圈了,唯獨劉晏沒畫。
“劉尚書,理財這可是你的專長啊。莫非你是瞧不上元載的理財之策?”
方重勇指了指元載的卷子,揶揄劉晏說道。
“官家,此人急功近利。他若是理財,那是要對百姓敲骨吸髓的。
他說的那些,下官并非不能做,而是要顧及民生,不能說為了給官府斂財,搞得民間一潭死水,商賈們都死絕了。
元載是個大才,但是官家用他有風險,所以下官不能同意。”
劉晏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
“嗯,言之有理。”
方重勇依舊還是將卷子放到了“合格”的那一邊,沒有因為劉晏的說辭而將元載干掉。
民主就是放權和分權,既然事前說好了,等同于“一人一票”,那么這個“贊同權”,就不能憑個人喜好而當做不存在。
方重勇麾下文人與武將,都能擰成一股繩,奉他為主公,便是因為他平日里辦事公道,有理有據有信義。
就好像劉晏那番話很有道理,但是其他三人都是同意的,所以方重勇就不能憑個人喜好將元載黜落。
這是原則問題。
四百份卷子看似很多,但眾人閱覽的效率很高。那些廢話連篇,老生常談的,沒人畫圈就直接過了。
方重勇本來以為會有很多卷子留下,沒想到,最終超過三個圈的,也就只有區區十多人而已。從數千人的院試,到四百人的會試,最終脫穎而出的,也就這十多個人。
其他人,也不過是一州一縣之才。所謂人才,也都是靠人口基數堆出來的。
“倒著數兩百人,全部拙落,剩下的當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