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后論功行賞,車光倩被封為浙東觀察使,杭州兵馬使,總攬杭州和杭州以南五州,即越州、明州、臺州、溫州、括州的“剿匪”事宜。至于民政,自然朝廷會派人來協助他。
雖然管理的地盤并不算小,但和淮南節度使比起來,那就差了不止一個檔次了。
畢竟,現在的杭州,遠遠比不上唐末時大規模開發太湖,大規模修筑河堤以后繁榮,而且還剛剛經歷了戰亂。
其治理難度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將來還要剿匪,想想都會腦闊疼!
但要說沒有封賞,卻也是冤枉方重勇了。
車光倩現在擔任的這個職務,無疑比之前管理登州要大了許多。
方重勇對于“績效”的考核,可謂是公正又嚴苛。什么該給什么不該給,那真是算得明明白白。
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官軍還來不及大規模去清理地盤,方重勇就秉持著“趁你病要你命”的態度,快下達軍令,開啟平叛第二階段。
也就是斬草除根的階段,絕對不給賊軍休養生息的機會。
根據方重勇下達的軍令,王難得部帶兵攻長城縣,擠壓袁瑛麾下賊軍的生存空間。而何昌期則是帶兵攻湖州南面的武康、臨溪等地。
作為主攻,將賊軍驅趕到湖州城內。
兩軍匯合后,圍攻湖州!
而車光倩與劉文喜,則是急攻會稽,不給賊軍調整部署的時機。
隨著戰役第二階段拉開序幕,袁瑛麾下的賊軍很快便被合圍在湖州城內,困守城池不能動彈。
而會稽的賊軍,由于沒有人領導,各部誰也不服誰,被車光倩打得大敗。賊軍一退再退,接連丟失會稽、余姚、慈溪等地,最后不得不退到臺州寧海。
帶著數十騎逃亡老家臺州的袁晁,最后跑到起義最開始的臺州臨海指揮調度,并在此收容潰敗的賊軍,打算重整旗鼓。
袁晁得知官軍已經打到寧海附近后,他連忙帶兵到寧海布防,總算是穩住了局面。
淮南和江浙那邊的戰況,傳到了汴州這邊,可把天子李璘給急壞了!
如果有用的話,他恨不得天天給袁晁燒香拜佛,希望這位賊軍統帥能夠大發神威,教訓教訓方重勇。
事情怎么會這樣呢?方重勇居然連戰連捷,擴張了不少地盤。
李璘感覺很吃驚,心中妒忌方重勇運氣好,那些賊軍泥腿子,實在是太過拉跨了。
看到方重勇不斷壯大,李璘心中無比的擔憂與難過。
這些地盤,不用說,他沒有任何機會插手其中的人事安排。一切都是方重勇說了算。
原因很簡單。
只有方重勇在戰爭中失利,才會有強力的武將,想起李璘這個天子,接受他的掌控。
也只有這樣,李璘才能干預軍權。
在得到了一部分軍權后,才能開始干預行政與人事安排。
才能滾雪球一般的安插自己人。
進而慢慢的奪回權力。
要實現這些,方重勇在前線不斷慘敗,是必要條件。
而現在呢?
情況大大超乎了李璘的預料。
方重勇在前線贏得越多,跟隨他的人就越多,就越是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力。
這樣一來,更加坐實了李璘只是一個傀儡皇帝。
所以官軍雖然在淮南與江浙大顯神威,穩固了汴州朝廷的統治,可李璘卻完全高興不起來。
更過分的是,方重勇給原本的淮南節度使李琦,安插了一個“陳留王”的封號!
一個權臣,怎么能給宗室封王呢!
這種僭越的行為,讓李璘又驚又怒。
當冊封李琦為“陳留王”的詔書,被嚴莊起草后送到皇宮中的時候,這位傀儡皇帝徹底不淡定了,說什么也不肯在上面蓋上玉璽!
“不行,這次朕真的一步都不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