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很明白,他作為站在“最高處”的那個人,身份和思想必然是割裂的。
君君臣臣固然好,然而代價是什么呢?
朱溫、李存勖等人,開了幾場模擬局。
百姓們的回答是:“無所謂了,他們不講禮義廉恥,我們也不講呀。”
為了解決這個“儒家困境”,后來有個姓程的,還有個姓朱的,聯手放出來了一頭“猛獸”。這頭猛獸行動之兇,成長之快,可能遠遠超過了這兩人最開始的預計。
君雖不仁,臣不可以不忠。
父雖不慈,子不可以不孝。
為了忠孝,以身殉節亦是在所不辭。丟命事小,失節事大!
這就是后人開出來的藥方。
皇帝肯定很喜歡,但“美好”的誓言與理想,未必帶來美好的結局。
站在千年的十字路口,方重勇感覺自己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
對錯是非,都只在一念之間。他是有機會改變將來歷史走向的人,如果他不玩了,那后人也就玩不轉了。
當然,如果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當做npc,那殺人也就殺了,玩人也就玩了,爽了也就爽了。
其實我死之后,洪水滔天也是無所謂的。
“什么時候進來的啊?”
方重勇抬起頭,忽然發現大貞慧,嗯,也就是羅莎,如鬼魅一般,已經坐到了自己對面。結果剛才他陷入沉思,居然都沒發現有人走了進來!
“妾身才剛剛進來一會。”
羅莎小聲說道,縮了縮脖子,擔憂方重勇斥責自己。
“春秋五霸的事情,你知道么?”
方重勇隨口詢問道,他現在就是心里堵得慌,想找個人聊聊天罷了。
羅莎點點頭道:“知道一些的。”
渤海國重視中原文化,其皇族讀過《春秋》也不稀奇,自然不會不知道春秋五霸是誰。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有次閑來無事,就對身邊侍奉自己的廚子易牙說道:寡人嘗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為憾事。
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一心想著賣弄自己的本事(即做菜),好博得桓公的歡心。
國君何等尊貴,當然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非身份尊貴不可食。
后來,易牙一咬牙,便殺了自己4歲的兒子,用他的肉做了一鼎肉湯。
桓公在某次午膳上,就喝到這鼎從未嘗過的鮮美肉湯,便詢問易牙:此系何肉?
易牙哭著說是自己兒子的肉,只為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當桓公得知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內心很是不舒服。
但他卻被易牙殺子的行為所感動,認為對方愛他勝過親骨肉,便從此寵信易牙。”
方重勇慢悠悠的講完了這個故事,驚得羅莎說不出話來!
世上竟然有易牙這樣殺兒子給國君吃的人!
不過她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為了表達自己的忠誠,臣屬們必須向效忠之人,獻出自己所珍視的東西,以為證明。
可以是子嗣的肉,當然也可以是美妾,是視若珍寶的女兒。還可以其沖鋒陷陣,開疆拓土,不懼刀兵悍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