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么時候了,要跑步前進!”
方重勇板著臉說道。
“官家……”
劉晏想說冬季開封城內外的各種工坊都停工,木工、織工、鍛工什么的,都回家過年了。看看方重勇的面色,最后還是緩緩點頭。
主要是冬季百業蕭條,想生產也沒有銷路,即便生產也不過是積壓庫存而已。
“馬上要打仗了,到時候再生產就來不及了。讓各家都動起來,沒有銷路的話,那就官府先采辦著,總有用得上的地方。”
方重勇擺擺手說道。
一場戰爭已經迫在眉睫,關中、洛陽、河東一部分,幾乎大半個河北,已經確定會參戰。而河南等地會不會參戰,全看方重勇的謀劃。
甚至可以說,全看他的意志。他說要打,那就真要打!
到時候,僅僅是轉運糧秣的民夫,人數都不會少。還有戰爭的方方面面,都會需要大量勞動力。
等戰爭爆發時再去準備,已經有些遲了。
光這運糧的平板車,都不一定夠用,這還不提損耗。
劉晏匆匆忙忙去傳令,等他回來的時候,方重勇已經坐到馬車里面,準備回開封城了。
劉晏上馬車后,方重勇就沉聲問道:“如果要打仗,打一年,甚至三五年,我們的糧秣夠用么?”
“那得看怎么打,在哪里打,打多大。
只要不在汴州和周邊地區動手,下官都有辦法籌措到糧秣。”
劉晏自信滿滿的說道。
經過這兩年的布局,汴州朝廷所管轄的各州縣,已經設立了官倉,并且不受地方官府管控,直屬于朝廷派出的官員管理。
這些官倉,既是常平倉,負責抑平糧價,防止囤積居奇,同時也是軍倉,負責提供軍糧。
汴州是水路總樞紐,而這些分布于河南各州的官倉,也都建在可以漕運的河邊,需要的時候,就通過水路轉運到汴州。
運費十分低廉,且運行高效,很多地方都是朝發夕至。
如今汴州交通發達的優勢,正在進一步顯現。交通問題,往往是封建時代所面臨的最大問題。而交通又制約著軍隊的后勤,后勤決定了軍隊的戰斗力。
汴州的軍隊,能不能打且另說,其后勤體系,已經是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且呈現碾壓級,遠遠勝過其他地方的軍隊。
在這方面,方重勇非常自信。
“官家,是要打仗了么?”
劉晏疑惑問道,他主要是管理財政的,對于打仗的相關,他通常只會問一句話:要多少錢?
只不過從方重勇現在的態度看,此番作戰可能有些不同尋常。
也就是規模會有點大。
“很多時候,開啟戰端很容易,結束戰亂卻很難。你看史思明父子相斗,如今已經打了快兩年,打得河北民生凋敝,卻也是停不下來,只能時打時停。
方某若是開啟了戰端,出兵很容易,息兵卻很難。
拿下李歸仁以后,便不得不對史思明動刀。控鶴軍參戰了,如果不將這支軍隊掌控或者剿滅,戰爭也停不下來。
安守忠和關中翻臉了,我們不能放任安守忠坐大,卻也不能讓關中那邊得到洛陽,戰爭更不能停。
馬上,就要撕破臉了。一旦撕破臉,再想相安無事便無可能。
為此本官憂心忡忡,慎之又慎,生怕決策失誤。”
方重勇搖頭嘆息道。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如今他也是“老江湖”,更不是“光腳之人”。
所以身無長物的李懷光和控鶴軍覺得打仗無所謂。直接莽就行了;家底豐厚,實力驚人的方重勇反倒是喜歡“上兵伐謀”,輕易不會動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