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以為還是不要輕動為好。
先把大欽茂晾在一旁,也不是壞事。”
嚴莊輕咳一聲說道。
說句難聽的,渤海國那邊利益再大,也不過是“意外之喜”和錦上添花,算不得什么核心利益。然而汴州一旦空虛,容易被周邊敵人趁虛而入。
到時候會發生什么事情就難講了,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啊!
和自己的安危比起來,大欽茂就屁也不是了。
劉晏、李筌、張通儒,甚至包括元載,都是微微點頭,無人站出來給大欽茂幫腔。
大聰明在一旁感覺自己的立場十分尷尬,開口不是,不開口也不是,一時間竟然想偷偷溜出去。
“唉,失信于人,將來如何再取信于人?不出兵只怕是不行的。
若是大欽茂不能當國主,渤海國那邊的良馬必然會斷了,對軍備影響太大。”
方重勇嘆了口氣,顯然是覺得嚴莊的建議有點輕率。
別的不說,大欽茂的女兒他都玩了兩年,連孩子都生下來了。這孩子的外公要回國當皇帝,不支持不太好吧?
于情于理,都不太好拒絕。多多少少要表示一下,更何況這其中還有不小的戰略利益,對于將來穩定幽州邊陲很有幫助。
“大帥,渤海國是番邦,我大唐是正朔,我們高興便支持,不方便那就不支持,這又有什么好說的呢?”
李筌理直氣壯的說道,顯然是感覺方重勇太過于“善良”了。
在他們看來,這些番邦之人都與禽獸無異,給他們一點面子就已經是很夠意思了,需要跟這些人講什么“禮尚往來”么?
沒必要的。
“大帥,確實如此,不過話可以說得好聽一點,沒必要那么生硬。”
嚴莊也附和道。
在對待番邦的問題上,這些謀士們都是有共識的。
“行了,你們都回去想一想吧,這件事也不急于此時就定下來。”
方重勇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嚴莊他們這些人,都是帶有濃厚的民族歧視,他們往往處理不好類似的事情。
大聰明感激的看了方重勇一眼,跟在對方身后回了開封府衙。
結果屁股還沒坐熱,元載求見,說是有“妙計”可以用。
方重勇連忙將其引到書房,有些急切的詢問道:“你有何良策?”
“官家,嚴相公此言大謬。
朝廷能在汴州立足,深得人心,科舉公正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官家若是失信于人,還是曾經對我們有過幫助的人,只怕將來再取信于人就很難了。”
元載不動聲色說道。他開會的時候不說,轉頭就把嚴莊賣了。
“正是如此,所以你到底想說什么?”
方重勇皺眉問道,明顯有些不耐煩。
“官家,下官有一石二鳥之計。隔墻有耳,還是寫在紙上為好。”
元載湊過來,彎著腰低聲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