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安排將李璘安葬在郭橋,顯然是給那些善緣山莊里面參加“勞改”的人看。他這是表達什么意思,恐怕明眼人都看得懂。
傀儡,就該是傀儡的待遇!怎么能喧賓奪主呢!
假如李璘死后都人人瞻仰了,那將來方重勇若是去世了,要怎么處理?
這里頭可是大有文章的!
“下官這便去辦,今日午時,便在郭橋下葬,一切從簡。”
嚴莊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說道。
“時間緊任務重,你多擔待些。
去吧,午時郭橋見。”
方重勇疲憊的擺了擺手,將嚴莊送出了自家府邸。看著旭日東升,天邊云彩被染紅,他這才無奈的嘆了口氣。
政治的玩意,真的是很麻煩,卻又不能不管不顧。
李璘駕崩的消息,會在今日上午傳遍整個汴州。午時,“文武百官”們會到達郭橋,參加所謂的“葬禮”。
參加完葬禮,百官們會來到汴梁城皇宮,參加新天子的“登基大典”。
有兩撥人,各自準備各自的事情。
嚴莊負責安排關于李璘葬禮的一系列后事,而新天子李偒的登基儀式,則由鄭叔清來張羅。老鄭昨夜不情不愿從被子里鉆出來以后,得知李璘被高尚所殺,大驚失色,主動提出承擔新天子李偒的登基儀式。
不得不說,鄭叔清的政治嗅覺確實是超人一等。
他的身份,辦李璘的葬禮顯然不合適,那樣會給人一種“五姓七家同情李璘,暗中對方清不滿”的意思。
然而改成鄭叔清給李偒主持登基儀式,那就釋放出了“五姓七家支持新天子”的信號。如果再加上李璘是被謀刺的傳聞,這其中的水就更混了。
兩件事看似大差不差,實則很有講究。鄭叔清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彎彎繞繞,說明他從基哥時代就開始混跡朝堂,多年屹立不倒,絕非是單純靠的運氣。
汴梁城皇宮御書房里,李璘的尸體早就在第一時間被運走了。至于找仵作來驗尸之類的事情,那是完全不可能去做的。
換言之,李璘死了就是死了,至于他的真正死因,官府壓根就不會對外公布。只要是太子李偒正常繼位,那面子上就過得去,誰也不會多說什么,更不會有人替李璘抱不平。
現實,就是這么的殘酷。
此時此刻,還未參加登基大典的李偒,坐在龍椅上,面色陰沉如水。鄭叔清也不催促他,就安安靜靜的等在一旁。至于登基大典的具體事務,自然有禮部的其他官員來負責。
汴州朝廷運轉了這么多年,功能也逐步完善,自然不會出現新天子要登基,都不知道該怎么操辦的笑話。
“鄭尚書,孤可以不登基么?”
李偒抬起頭,看著鄭叔清詢問道。
他不是不想當皇帝,哪怕是個傀儡皇帝,那也比傀儡太子要好啊!
問題是,不該現在登基!
現在登基,李璘的死亡,就有李偒的一份干系了。進了這個坑,他就沒法出來了,一輩子都出不來!
“陛下,微臣本不該說什么。
然而還是那句話,人生在世不稱意,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真不差這一件。
您還是再考慮一下吧。”
鄭叔清對李偒叉手行禮說道,話語說得很婉轉,但態度異常堅決。
“鄭尚書,你能不能告訴孤,父皇是怎么去世的?當真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