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眼中有寒光閃過。
從常理上說,李抱玉對汴州軍出兵河西應該是沒什么意見,甚至是大喜過望的。但是也很難說會不會有個別人,心中有不同的想法。
方重勇實際上也是在做兩手準備,不排除帶兵入關中跟李抱玉干架。這也算是校長說過的“攘外必先安內”吧。
……
汴梁城狀元樓二樓雅間內,一群準備科舉的士子,正在此地宴飲,請客之人,正是劉龍仙之子劉仁卿。
“劉同年,令尊在軍中為大將,可知河西之事”
“你聽說了嗎,官家準備出兵河西!”
“好像朝廷在募兵,告示已經貼出來了。”
幾個考生看向劉仁卿,七嘴八舌詢問道,這些話頓時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劉龍仙以前是藩鎮的節帥,但現在已經交了兵權,不再統轄一方了。只是,并不能說他已經跟個普通人一樣。
軍隊是朝廷的,可劉龍仙依舊是保留了一部分指揮權,哪怕是受到制約的權力,也比在場的考生要大多了。
誰都知道,劉仁卿這次科舉是必然會中的,在他們這些同年看來,這是好事,沒有什么不公平的。
只要朝廷還能留出一些位置,給他們這些出身一般的人同臺競技,公平錄取,就已經很好了。
不能指望高官之子,跟他們一個起點。將心比心,這是不現實的。
“吐蕃小丑,入侵河西,殺我子民,官家帶兵出征,自然是大快人心!”
劉仁卿猛的一拍桌案,就好像吐蕃人搶了他老婆一樣,義憤填膺。
不過他話風一轉,繼續說道:“家父亦是在軍中,只怕此番也會出征。某只恨是今年科舉,不能隨父出征啊。”
“是啊,太可惜了。”
一時間,雅間內阿諛奉承之聲此起彼伏。
劉仁卿隨他父親出征
隨便聽聽就好了,父輩尸山血海里拼殺是為了什么,當然是為了下一輩的不要再跟他們一樣,提著腦袋去拼殺。
就算劉仁卿腦子進水想從軍,他父親也不會同意的!
“其實,你想從軍也是可以的,不會耽誤科舉。”
忽然,門口位置傳來一聲另類的嘲諷,在一眾吹捧的話語里極為突兀。
劉仁卿剛想罵娘,忽然看到那身紫色的官袍,瞬間啞火了。他雖然不認識來的這個人是誰,但只看官袍就知道,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
如今的汴州朝廷,早就樹立起了權威,形同當年的盛唐。什么丘八之子可以橫著走事情,隨便想想還行,憋在心里不要說出來就是了。
免得被官府打爆狗頭。
“那是蕭穎士,在朝廷新設立的衙門教育部里,擔任教育尚書,專門管科舉和辦學的……”
一個有些門路的考生,湊到劉仁卿耳邊低聲嘀咕了一句。
“官家有令,天子詔書,官軍要出征河西,討伐吐蕃人!
現在朝廷會從科舉考生中招募書吏、軍醫,從軍而還者,皆授予進士之職。
官府政令在此,爾等可以過目一下。白字黑字,鐵板釘釘。”
蕭穎士從袖口掏出一張折迭起來的公文,交給離自己最近的一個考生,讓他們互相傳閱。
這……是真的啊!
在場眾人面面相覷,都是心思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