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刺客是個天竺僧人,因此朝廷接下來將會嚴打國內淫僧淫祠,嚴打寺廟違禁,清查寺廟非法廟產。
對于不合規僧侶一律勒令還俗,并返回原籍,實行零容忍政策。
與這次謀刺天子案相關的官員,一律貶官。為做表率,方清、嚴莊等汴州朝廷高層,罰俸一年到三年不等,以示懲戒。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天子意外駕崩的事情就這樣徹底了結,除了今后對陣吐蕃多一個說辭外,其他的人和事,都不會再追究,此事到此為止。
官家都自請罰俸了,都大赦天下了,還要怎樣
除了天子駕崩這件大事以外,自朝廷出兵關中趕走吐蕃人后,天下局勢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平穩期。
丟失蘭州,對于吐蕃人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這意味著他們的防線已經從戰略進攻,轉入到了戰略防守之中。
而朔方軍直面吐蕃人的壓力,也不得不名義上依托于汴州朝廷,扯起這張虎皮,才能在吐蕃與回紇的包夾之中求存。
吐蕃人這次進軍關中,消耗了大量糧秣,無法得到有效補充,人員折損亦是不小。他們只好以涼州為核心,放棄隴西之地,收縮地盤打算長期經營河西走廊,再圖將來。
河西走廊周邊,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戰爭旋渦。只是因為汴州朝廷覺得出兵時機還未成熟,暫時處于靜默之中。
汴州這邊,方重勇也沒有閑著。
在他的倡導之下,吏部新成立了一個“官員培訓學校”,就在汴梁城內,簡稱“官培”。
所有到中樞任職的外地官員,均要進入官培學習,合格后方能上崗。
所有外派到地方的科舉士子,也要在官培之中學習一年,合格后才能去外地赴任。
原則上不允許科舉士子中舉后直接在中樞任職。
科舉制度本身,朝廷也進行了微調,原則上不允許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參加在汴州舉辦的國家一級的科舉。
但各地官學,可以推薦“優秀學生”到地方官府中擔任書吏等職務,滿三年后頒發“執業證”。地方科舉選拔合格者,也可以申請到地方官府之中擔任吏員。
只有手里拿著“執業證”,才能來汴梁城參加國家一級的科舉。
政策初衷,便是讓科舉之人了解官府運作,也是為了防止地方吏員家族壟斷基層政務。
對于這個政策,汴州朝廷內部爭議頗多。
朝廷顯然是增加了對于官僚的管理與考核,科舉不再是一錘定音的門檻,也不存在一招鮮吃遍天的“飛速升遷”之路。
有人認為此舉是在瞎折騰,白白的浪費稅賦;有人認為是憑空制造門檻,阻礙了“天才”們的上進,延長了他們上位的時間;有人則認為此舉是針砭時弊,改善了中舉之人不通實務的弊端。
反對的有之,大力倡導的亦是有之。
但不管怎么說,朝廷在不斷微調選拔人才的政策,這正是說明:朝廷正通過不同的渠道,持續選拔人才呀!
如果官方渠道就能提供上進的階梯,那誰還愿意去揭竿而起造反呢
腦子活絡的人,已經從朝廷不斷頒布的新政中聞出味道來了!
一時之間,此前對于汴州那邊科舉完全不當回事的江浙之地,大量家境殷實之人遷徙來到汴州讀書,或者通過更改籍貫的方式,遷徙來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