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態度是一個大問題
關于朝廷該不該出兵嶺南,恢復廣州到登州之間的海貿,朝野爭議極大,與方重勇相同想法的人,竟然還不少。
官府高層都是保守的心態,可禁軍將領與地方官員,卻都積極得很。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如今天下局面已經大定,打仗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了。
不打仗,要怎么進步
人情社會嘛,誰都喜歡提攜自己的親朋好友,誰又沒幾個混出頭的親朋好友呢靠走關系,門路很有限。
唯有戰爭,才是上進的快車道。
一時之間,各種奏章紛至沓來,都送到了方重勇的案頭。
但這位方官家,卻一直沒有明確表態。張九齡之子張拯,作為“特使”,一直住在上源驛等待答復。
這天,方重勇在等的人,終于抵達了汴州。他從渡口下船之后,便輕車簡從的來到開封府衙。
此人正是奉命經營登州多年,在地方頗有政績的李晟。
如今方重勇雖無天子之名,卻有天子之實,威嚴日重,即便李晟是王忠嗣義子,王韞秀的義弟,也不敢在他面前擺譜。
二人在書房內落座后,李晟依舊是誠惶誠恐,以官家相稱,不敢言姐夫之名。
“不必拘謹,你在登州多年有善政,兼有編練水軍,打造海船,功勞甚大。
再有,你是自家人嘛,就算方某要整人也整不到你頭上。”
方重勇溫言笑道,李晟這才放松下來,小心翼翼的詢問道:“不知官家急召下官,是有什么緊急之事么”
他沒有聽到方重勇親口描述,怎么都不放心。
如今汴州朝廷雖然走得更順溜,已經算是個中央政權了。但是正因為如此,政局反而變得復雜了起來,敵人與朋友的界限,也開始變得模糊起來了。
李晟算是“外戚派”的重量級人物,他所考慮的事情,比方重勇要更深沉一些。
“某問你,近期登州是不是海貿突然變得繁榮起來,前來登州交割的胡商,海船不斷,貨物不絕”
方重勇沉聲問道。
聽到這話,李晟大驚,隨即點點頭道:“下官正是要向官家稟告此事,這些胡商來得頗有些蹊蹺,只求迅速將船上的貨物轉手,都不還價。不過這些人現在已經安定下來了,大多在登州港附近居住。”
他完全不知道為什么方重勇會知道這么細節的事情!
果不其然!
這個時代,除了大唐以外,別處沒有能力消化那些劫掠而來的貨物!
所以很顯然,那些劫掠廣州的胡商,他們不敢停留在廣州,但又要把手頭的貨物賣掉,能夠去的,只有登州港!
也只有這里,能有足夠的財力和廣泛的銷路,來消化那些贓物。
等他們把贓物賣掉,轉身一變,就成了“心系大唐”的外邦友商!誰敢說他們劫掠廣州來著說什么話都是要講證據的!
“哼哼,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這幫胡人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方重勇冷哼一聲說道,面色晴轉多云,顯然是不太高興。
李晟在一旁十分尷尬,又不知道該怎么接茬,只好閉口不言。
方重勇對身邊的大聰明吩咐道:“你去把盧邁找來,速速的。”
“得令!”
大聰明領命而去,很快,瘦得跟蘆柴棒一樣的盧邁就抱著厚厚一疊卷宗走進來府衙書房。
“官家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