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送一場風光大葬
李晟回到登州后,并未著急出征廣州,而是專心處置了劫掠廣州的胡商,在登州銷贓的事情。殺人,追贓,登記造冊一條龍。
按理說兵貴神速,接到軍令以后,應該迅速出征才是常態,可是李晟為什么按兵不動呢
其實倒不是他不想出征,而是天氣不允許。
春夏廣州海面上時常刮東南風,登州的海船若是南下,踩水輪的水手估計要把水輪踩冒煙,才能讓船只勉強逆風行進。
再來個臺風什么的,只能說想死也不是這么個玩法。
唯有等到秋季之后,海面上刮起西北風,船隊才方便順風南下廣州。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排在第一位的。
時候不到,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直到秋天到了,嶺南也進入收割莊稼的季節。李晟盤算著這個時候出兵,應該遭遇的阻力會比較小,于是便帶著登州本地兵馬,以及銀槍效節軍一部,外加臨時招募的水手,合計兩萬人。
乘坐海船,浩浩蕩蕩朝著廣州殺來!
如今占據廣州的,是嶺南僚人部族首領黃乾曜、真崇郁,要說這兩人是誰,估計汴州朝廷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就算是困守韶關的張九皋,也未必能說得明白。嶺南遍地都是這種僚人部落首領,而且還經常換人。
在嶺南,漢民數量是占少數的,當地僚人無數,各有部族,彼此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要不怎么就說嶺南是唐代流放官員的地方呢。
現在這小貓三兩只跳了出來,雖然占據了番禺城,卻壓根不會經營地方。就在這幾個月當中,嶺南各地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戲碼,各僚人部落并未形成統一的聯盟,都是趁著大唐勢力在嶺南一蹶不振,出來攻城略地。
典型的池淺王八多。
當汴州軍的船隊出現在番禺南面的海上時,黃乾曜、真崇郁等僚人首領還在女人肚皮上沒起床!壓根就沒有任何防備!
和方重勇預料的一樣,李晟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帶兵攻克了番禺,以及周邊幾個因為貿易而形成的集鎮,牢牢控制住了廣州南面的番禺和入海口。
當然了,拿下這里不難,難的是如何長期駐守,如何進入嶺南腹地。崇山峻嶺和毒蛇瘴氣才是橫在面前的最大問題。
李晟派人將一封戰報送回汴州,方重勇看到之后,大喜之下卻又是沉默不語。
拿下了廣州的州治番禺,按理說,應該讓張九皋回番禺理政了,這才能表達朝廷的“誠意”。
然而,吃下去的東西,怎么可能吐出來
就算傷亡再小,這一戰也是有死傷的。將三軍將士在戰場上拼命奪回來的地盤,拱手讓給一個聽調不聽宣的藩鎮節帥,這可不是方重勇的作風。
……
秋后的一個下午,方重勇剛剛參加完汴梁城內某個市集的剪彩儀式。典禮結束后,他回到開封府衙,就發現張九齡之子張拯,已經在府衙門外等候多時了。
聽聞汴州朝廷出兵河西在即,又聽聞官軍已經收復番禺城,并已經建立了穩固的橋頭堡。一直滯留在汴州的張拯心急如焚,無時不刻不想讓叔父張九皋回到番禺理政。
只不過,方重勇實在是太忙了,最近為了出兵河西的事情,壓根不見客,又總是會參加汴梁城內及周邊的某些活動,或是奠基儀式,或是考察什么“產業集群”,總之就是不在府衙。
今日好不容易等到這位方官家,張拯的心情堪稱是喜出望外,卻又忐忑不安。
將人引進書房落座,方重勇看著與張九齡有九分相似的張拯,忍不住嘆了口氣。
想當年張九齡也是一號大人物了,可謂是名滿長安。只是,他出現的不是時候,也沒有遇到明主,再加上自身“文官優先”的理念并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因此被基哥冷落后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