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道不同不相為謀
秋天來了,在汴州運河兩岸,看不到一望無際的金黃麥田,反倒是綠中帶白的地塊到處都是,那是種植草的田。
經過多年推廣,大家都認識到了草的好處。單畝的收成換為財帛,要遠遠高于種麥子。在高度商品化的汴州,有外地不斷輸入的糧食,本地人壓根就不想種麥子,逐步轉為種植草。
汴梁城及郊外,還有日漸完善的紡工坊,從被到布,應有盡有。這些被與布,通過運河銷往全國,特別是南方,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支柱產業。
騎在馬上,眺望著遠處的田,方重勇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商品經濟,社會大分工,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這些事情,古人或許并不能意識到對于社會發展有什么好處。
但是當他們習慣于這樣的便捷之后,再返回到過往的小農經濟,就會覺得異常難受。
紡代替絹紡,極大提高了布匹的產量。而布匹在蒸汽時代之前,可以算作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貨幣。近代工業的發端是從礦業開始的,然而它的高速發展,卻又是從紡織業開始的。
布代替絲綢,是歷史的發展趨勢,也是讓更多的人冬天不被凍死。
嗯,形勢一片大好!
“官家,要不要今日在郭橋歇一天再走”
一旁的大聰明在一旁低聲問道。他看到方重勇騎馬駐足不去,有點擔憂行程。畢竟,此番出征河西的中軍已經在前面了,方重勇和他的幕僚團隊還在郭橋大營沒動身。
“在河西種草,一定可以豐收。”
方重勇沒有回答大聰明,而是不知為何,說了一句聽起來“莫名其妙”的話。
正在這時,一隊騎兵匆匆忙忙而來,他們之中,還圍著一個被五大綁的人。只看那紅中帶黑的面龐,就知道必定是吐蕃人無疑。
“官家,有個吐蕃人攔路,他自稱是吐蕃贊普的使者,我們在他身上搜出了一封信。還有一件裝在木盒子里的禮物。”
領頭的一位銀槍孝節軍營主對方重勇抱拳行了一禮,隨即將懷中揣著的信遞給對方。方重勇不疑有他,隨手拆開信,只見上面是用梵文所書,鬼畫符一般的他一個字都不認識。
頓時感覺有點尷尬。
達扎路恭是吐蕃國內出了名的“大唐通”,精通漢學。只不過,吐蕃贊普篤信佛教,而且還是天竺那邊的佛教,書信都是用梵文所寫。
“官家,聽聞大相國寺住持精通梵文,卑職這就跑一趟去叫他來此翻譯。”
大聰明連忙稟告道。
“不必,用梵文書寫之求保密而已,貧僧益喜旺波,曾經在天竺修習佛法,是懂一點漢話的。
梵文亦是不在話下。”
那位被五大綁的吐蕃人用字正腔圓的漢話,對方重勇解釋道。
不過方重勇還是讓大聰明去了。
“松綁。”
方重勇輕輕抬手,身邊親兵就上前將那位吐蕃僧侶身上的繩子解開了。
屏退左右之后,他看向益喜旺波說道:“有什么話,你可以直接說了。”
如果是達扎路恭派人來,方重勇壓根聊都懶得聊,不過那位未曾謀面的吐蕃贊普派人來,似乎可以聽聽對方要說什么。
“官家,方有德沒有告訴過您,您母親是誰么”
益喜旺波面色平靜詢問道。
嗯
一聽這話,方重勇心中便有一種不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