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是么!
方重勇剛剛細細揣摩了一番,發現韓滉之言,可謂一針見血。
推己及人,他把自己想象成軍中一個管著百八十人的營主,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譬如說他是那個誰誰誰,當初便是跟著方官家起兵,歷經血戰。很多人倒下了,但是這個人沒有,一步步往上升。
現在好不容易盼出頭了,只要打贏這一戰回汴州,方官家就會登基稱帝,軍中老兄弟,起碼是每個人自動升一級!
這時候要和吐蕃人拼命了,那個誰干嘛要沖最前面呢死了多不值得啊!
“不錯,是本官疏忽了。只是事已至此,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方重勇看向韓滉詢問道。
考驗人才的時刻到了!
只會指出問題的人,那就是長舌婦,叫霍亂軍心。
唯有指出問題還能處理問題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會迅速得到提拔。
韓滉抱住大聰明的大腿,也要進言獻策,顯然不可能專門為了挑個刺而來。
韓滉吞了口唾沫,穩定了一下心神說道:“官家,如今已經不可勝,不如大張旗鼓退回蘭州,稍作修整后,再反戈一擊!”
嗯
聽到這話方重勇愣住了,隨即他也不做聲,只是在軍帳內來回走動,似乎是在權衡利弊。
“官家,吐蕃人現在就是憋著一口氣,我們壓得越狠,他們就會越發抱團,除了拼人命外,別無他法。
回紇大軍繞路奇襲,都不能勝,便是這個道理。吐蕃軍孤懸河西,背水一戰,自然是無往不利。
然而一旦我們退卻,吐蕃人的這口氣就散了。到時候他們可以從容退回鄯州,甚至春季以后可以走雪山返回國內。
選擇一旦變多,再想凝聚士氣,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而我軍退到蘭州修整,則是可以整軍備戰,挑選勇士,從國內調遣精兵,再讓那些無戰心或者受傷的士卒返回汴州。
這又是此消彼長。
再有,回紇人的奇襲之路,我們未嘗不能再走一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吐蕃此前在瓜州大勝回紇,對此地一定不會嚴加防范。
拳頭收回去再打出來,更有力。我們也未必一定要和吐蕃人在防守嚴密的涼州死磕啊,從瓜州進入河西,亦是可取。”
韓滉繼續建議道。
他沒有說什么“十勝十敗”,但是卻把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都分析了一番。
此前包括現在,吐蕃軍的主力都在涼州,而且整個防御體系十分完善。在這里跟吐蕃人硬碰硬,不可取。
回紇人雖然敗了,但是他們的思路沒有錯,只是執行力太差,破城之后只顧著劫掠,不敗才是怪事。
有回紇人試水,麻痹了吐蕃,這一招不妨再用一次。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看了韓滉一眼。
這確實是一個人才,甚至可以說是大才。只不過因為人脈的原因,沒有受到重用。選拔人才,確實很必要,人才只會不夠用,遠遠談不上多余。
韓滉的獻策,讓方重勇更加堅定了拋棄門戶之見,唯才是舉的策略。
“此事你莫要聲張,待返回蘭州后,本官會聘用你為行軍司馬,在我帳前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