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在鹿港又呆了幾天,和高盧王國請來的哈比教授商量了一下墊高鎮子周圍土地的事情,同委任的行政官研究一些事務。
鹿港的原住民約兩千人,外來開發沼澤地的人也有千余,雙方開始有了一點矛盾。
腓特烈舉辦一個盛大的露天平民宴會,讓這些人通過酒精拉近關系。
他在離開前又給每個人發了二十公斤面包、五個肉罐頭和一桶豆油,卸貨那天從韋森公國開過來的船隊擠滿了河面。
不少周圍的地主和有閑的人趕過來看熱鬧,無不驚嘆鹿港公爵的財力。
第二天,中心廣場邊上立起一座兩米高的牌子,上面掛著的白布畫有鹿港建設規劃圖。
按圖中所示,若干年后,鹿港將成為一座巨大的漁港與魚類加工基地。
就在腓特烈即將離開的時候,潑天的富貴砸下來了。
客廳里,女仆將茶放在茶幾上便退到一旁,腓特烈頭也不抬地對客人說:“德雷爾先生,請自便。”
腓特烈在認真地看著這位名為尼利斯·德雷爾的來客帶來的介紹信,信是麗璐在郁金香泡沫之后寫的,讓德雷爾在遇到困難時可以憑信找腓特烈幫忙。
尼利斯·德雷爾今年四十出頭,有著一頭卷發,是阿姆斯特爾城出名的船只設計師。
麗璐在信里還提到,德雷爾似乎還有某種特別的造船想法。
腓特烈看完信,等德雷爾喝了茶放下茶杯后才問:“你來找我是想謀取一個職位,還是想讓我對你進行投資?”
現在找他謀職的人沒有了,高層的位置已滿,基層的都到韋森公國參加政府職員考試去。
尋求投資的也基本上去韋森堡城,找直接韋森銀行貸款。
不過既然有介紹信,那么網開一面也不是不可以。
德雷爾對腓特烈說:“大人,我是代表阿姆斯特爾城的十三家造船廠向您求助的。”
腓特烈有些疑惑,雖然郁金香事件和那場大火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這兩年來自己給那些造船廠下了很多訂單,已經把他們都拉回來了啊。
德雷爾看出了他的不解,于是問道:“我們聽說大人準備在漢馬城建一座造船廠,可有此事?”
腓特烈點了點頭,確認了此事。
現在韋森公國的造船廠在擴建后已經抵達極限,想擴大規模只能走出去,到更廣闊的天地建廠。
他已經安排了兩個地方,北海按既定計劃是漢馬城,內海那邊原本計劃是在君士坦布爾的,現在先擱置,看看聯合水果公司能不能找到好地方。
漢馬城那邊去年就開始談判,腓特烈希望各家造船廠聯合起來,形成規模化經營,搶下整個北海地區至少一半的造船份額。
這些事就沒保密,圈內人稍微打聽就知道了。
德雷爾見腓特烈沒有否認此事便繼續說:“去年萬國博覽會的時候,我們十三家造船廠的東家、設計師和大匠也去了韋森堡城,參觀了大人的造船廠。”
“所有人都很悲觀,如果您在漢馬城又建一座同樣的造船廠,阿姆斯特爾城的造船業將會因為毫無競爭力徹底消失。”
腓特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心想正是如此。
在造船領域,漢馬城和阿姆斯特爾在原材料、水力加工設備、人才和技術等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差距。
漢馬城的造船業衰落是外部政治原因導致的,如今腓特烈崛起,同時愿意拉一把,沒人會懷疑這座曾經顯赫的城市會恢復往日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