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爾等人在腓特烈的造船廠只看了一分鐘蒸汽機帶動的圓盤鋸鋸木頭就知道阿姆斯特爾城的船廠完了,因為他們用的是水力鋸,效率相差太大。
現在阿姆斯特爾城還可以靠造船殼茍延殘喘,等韋森公國到漢馬城的鐵路通車,腓特烈可以把蒸汽機通過鐵路快速運到漢馬城自己的造船廠,那時連船殼都沒得造了。
德雷爾認真地對腓特烈說:“我們商量后一致決定,打不過就加入,希望大人和在漢馬城一樣,大家一起建一座新的大型造船廠。”
腓特烈沒有馬上做出回應,而是放下茶杯,靠在沙發上閉目思考起來。
阿姆斯特爾城的船廠東家們來合作并不意外,這是腓特烈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口碑和大量例子決定的,誰都知道和他當朋友有錢賺。
更別說這些人先是親身感受到了腓特烈在商業上高人一等的見解,以及他在那場大火之后又不惜貸款賠償保險金,這些舉動使得他如今擁有不低的聲望。
從腓特烈的角度來看,再建一家造船廠不是問題,可以先把在內海那家待建船廠的資源用在這里,兩家造船廠同時發力可以壟斷北方海面上的造船業了。
但隨之而來的是政治上的問題,低地地區可以說是高盧王國的殖民地,腓特烈終究是外人。
現在他還不想引起高盧王國的警覺,如此一來,這家造船廠的政治賬優先于經濟賬。
腓特烈在心中權衡再三,最終有了決定,睜開眼時看到德雷爾有些焦急。
“你們合作的建議我可以答應下來。”
腓特烈的話讓德雷爾松了一口氣。
“但是,我有個條件。”
德雷爾心里已經有了準備,他們此前商量過,腓特烈肯定會有一些條件,有些條件是可以答應的。
他主動對腓特烈說:“我們同意將新的船廠建在鹿港。”
在他們看來,腓特烈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船廠肯定放在自己地盤才放心,所以這一條可以主動提出來。
腓特烈就沒想過把船廠建在其它地方,對方主動提出來自己也省事。
“我沒那么多現金。”
腓特烈的話讓德雷爾一愣。
傳說中世界上最有錢的人說自己沒錢,誰信啊,城堡底下的黃金宮殿里刮刮地板不就夠了嘛。
腓特烈繼續說:“我的投資是有計劃的,雖然有機動資金,但今年漢馬城那邊不太平,必須留著應對戰爭。”
德雷爾知道丹瑪王國被海那邊的異教徒揍得屁滾尿流,聽說有好多商船被搶,漢馬城也危險了。
也正是如此,他們才有信心游說腓特烈,讓他把新的船廠建在遠離戰火的低地地區。
腓特烈確實是沒流動資金了,鬼知道漢馬城那邊的局勢會怎么發展,得留著一大筆錢應急。
于是他借著這個理由,把這座造船廠搞成一個政治工程。
所謂的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最好的朋友,自然是一起分錢的朋友。
腓特烈問德雷爾:“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家造船廠可以賺錢嗎?”
德雷爾想都不想就回答:“我六歲的時候在父親工作的船廠廚房幫忙洗豆子,十歲時幫木匠們送釘子,十四歲開始和大工匠做學徒,十八歲那年有幸跟隨老師學習船只設計,二十九歲設計出屬于自己的第一條船。”
“我這輩子一直和造船打交道,不瞞您說,海面上的船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它能載多少貨,能跑多快,造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