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多維科一愣,隨即笑出聲來,說道:“還真有人這么做的。”
“新人賣劇本不容易,沒有人推薦更不容易。”
“特別是一些無恥之徒,抄了別人的劇本,只是換個名字就說是自己的,因為他們的緣故劇院不歡迎那些不知底細的人。”
“這時候就要靠著臉皮厚、膽子大,用自己的口才說服劇院老板……嗯?”
他說到這里突然抓住了一絲感覺,隱約明白了腓特烈的意思。
腓特烈說道:“事物發展變化由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但兩者的作容用和地位是不同的,內部因素是事物發展的基礎,是第一位的原因。”
“同時兩者是可以相互影響的。”
盧多維科一拍大腿,高呼:“啊,我忘了,您是辯證流派的!”
這年頭的高級知識分子不搞點哲學就會被人當成文盲,哲學流派眾多,哲學家們向統治者推銷自己的思想。
例如高盧王國的杜爾哥男爵,他們提倡重視農業,以萬物必須符合自然秩序為哲學思想,在農業發達的高盧王國有不低的地位。
辯證流派的歷史悠久,目前發展到認同事物兩面的對立,在某些領域可以統一。
腓特烈為了更好的推動政府工作親自編寫和公開出版了《如何當州長》、《如何當部長》、《如何當市長》、《如何當村長》等系列書籍,其中難免會用到他的慣用哲學思想,各派大儒們很快就看出了他的流派。
戲劇也一樣,劇本中會體現編劇的哲學思想。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天降貴人的劇情,還不是權力來自上層,下層無法反抗帶來了巨大的無力感,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孕育的思想為這一情節提供了思想基礎。
腓特烈不想在哲學問題上辯經,繼續對盧多維科說:“一個人的成就啊,內部因素是自我奮斗,外部因素是社會環境。”
“所以我認為戲劇應該抓住這兩點,最主要的是主角的奮斗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人性閃光點。”
盧多維科又一次陷入沉思。
著重描寫個人的戲劇是有,但那都是英雄人物,達弗朗舍和那些英雄人物的共同點也就是個人了。
描寫小人物的閃光點?
盧多維科沒寫過,其他人也沒見寫過,小人物只有滑稽和無知的一面,哪有什么閃光點?
腓特烈沒有打擾他的思考,叫仆人拿來紙和筆,開始寫起一部劇的大綱。
在腓特烈筆下,第一幕開始時主角還是個淳樸和對未來滿懷期望的人,但在社會上幾次碰壁后變得失落,然后開始在花天酒地中麻醉自己。
第二幕主角在流放的海船上看到了土豪的享受,聽船長說自己如何從一個削蘿卜的水手學徒成長為船長,心態有了變化,決定嘗試創業,但遭到別人的不理解,還遭到挫折。
第三幕時主角為了解決牡蠣存活率問題在船上運貨時幾天不睡覺,用雄辯的口才與真誠說服買家,為了獲得穩定貨源幫助漁民解決問題等等,生意漸漸有了起色,然后壯著膽子去向四位劍圣借錢擴大經營規模。
第四幕中國王與王后訪問韋森堡城時王后想吃海鮮,韋森大公下了一筆巨額訂單,主角通過機智與勇敢解決了暴風雨、水賊、船漏水、競爭對手投毒等重重困難后終于完成訂單,最后數錢數到手抽筋。
第五幕衣錦還鄉就留給盧多維科發揮了,腓特烈只是例行插入廣告,例舉該買什么產品回去才風光。
盧多維科靜靜地等腓特烈將戲劇大綱寫完,又仔細地閱讀了一遍。
他看完后閉目沉思許久,喃喃道:“人性的閃光點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