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一路顛簸,終于來到了斯托男爵的領地。
斯托領的年紀很大,但多是山林,一條小河邊開墾出農田,附近山坡上有一些種土豆和金瓜的梯田。
現在是收獲小麥的尾聲,一臺幾十馬力的輕型蒸汽機在田頭拉動一臺無動力收割機,將最后一塊麥田收割。
很多女人孩子聚集在麥田旁,等斯托男爵同意后便可到田里撿拾麥穗,撿到的自己可以拿走一半。
腓特烈在附近山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一番,皺著眉頭說:“這里才三百人左右。”
瑪利亞的父親也是男爵,不過埃爾塔爾男爵的領地里有能通航的河,有銅礦,還有將平板玻璃加工成鏡子的工廠,人口至少十倍于此地。
城堡下方的小鎮看起來規模不小,但有幾處城墻的石頭顏色不一樣,那是在戰爭中被破壞后又修補的。
撿拾麥穗的女人孩子們身上衣服比鐵礦鎮上的村民破爛多了,不少人身上穿著的只能說是布條。
“難辦啊。”腓特烈喃喃自語。
鐵礦鎮因為地處與韋森公國接壤的交通要道,自身有玻璃生產這個高技術產業,在波希米亞地區沒多少代表性。
恐怕斯托領才是這個地區的典型,人口少,戰爭造成基礎設施破壞,普通民眾十分貧窮。
這就意味著,目前此地的消費市場不大,但是一片很有投資潛力的市場,需要下大力氣和長時間培養。
斯托男爵看到了山上的車隊,馬上讓喬里去招呼,自己回去準備。
腓特烈和瑪利亞等人跟著喬里進城,沒有入住城堡,而是住在鎮子上的教堂里。
教堂是鎮子里唯一完好的建筑物,哪怕是分宗不同,本地傳統也只是勝利者把人從窗口扔出去,不會傷害建筑物等自己準備接收的固定資產。
鎮子上的不少建筑物還殘留著火燒的痕跡,瑪利亞發現一棟房子較高的地方還插著一個箭頭。
教堂后有給朝圣者、過路修士和旅客住的地方,腓特烈住下后斯托來訪。
斯托帶著歉意對腓特烈說:“十五年前皮亞斯特王國的軍隊在這里和奧斯馬加帝國的軍隊打了一仗,這兩年才勉強修復。”
腓特烈點頭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斯托馬上說:“這還得多謝大人的伊麗莎白薯、蒸汽機和獵槍,如果沒有這些,我不可能這么快就恢復過來。”
腓特烈微笑著說:“這主要是你自己的努力。”
他隱約聽出斯托想要自己伸手的意思,但這次不想把目的這么早暴露出來。
這邊的工作還是要徐徐圖之,不能太明顯,否則容易引來某些不懷好意的黑手。
客套一番后,斯托在這里設宴歡迎腓特烈和瑪利亞,不敢帶他們去寒酸的城堡,怕被認為是輕視。
宴會的主菜只有一道烤羊,還是半只,用本地香料搗成泥涂滿羊肉后放在托盤里,再放一些時令蔬菜在
酒是山里野葡萄釀的酒,有點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