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個劫掠團最后全軍覆沒,別人只會笑他們運氣不好。
最重要一點,這回犯錯的是萊茵聯盟的國王,這讓其他人怎么看萊茵聯盟。
韋森公國高層早就把易北河東部地區視作自己未來的地盤,只是目前沒有余力拿下,要是和波希米亞地區那樣被打爛,不知要多少資源和時間才能重建。
腓特烈沉思許久,最后說道:“讓北線兵團動起來,主動出擊,應對可能越來越多的劫掠團。”
如今北方的戰爭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并沒有波及萊茵聯盟,萊茵聯盟的軍隊一直在摸魚,北線兵團看到西線兵團一來就干掉人家國王,心中極為羨慕。
現在輪換在即,不給他們找些事情做就回韋森公國,恐怕怨言不會小。
但北線軍團又是萊茵聯盟聯軍的定心丸,他們一動,不知道其他貴族會怎么想。
這事扔給小弗朗茨頭疼了,腓特烈還有更頭疼的事情。
“易北河聯軍擴軍是怎么回事”腓特烈問道,“其他人都同意了”
易北河公約組織的聯軍磕磕碰碰組建起來后有兩千多人,大多是守備部隊,機動部隊只有四百多人。
現在在維森伯爵的主持下,機動部隊的人數增加到兩千多人,相當于韋森軍的一個團。
機動部隊的費不小,聯軍費用韋森公國出大頭,這是一筆額外飛來的支出。
伯恩德說道:“維森伯爵曾到韋森堡城就此事進行協商。”
“主要是黑松鎮的遭遇嚇壞了很多人,因此同意增加軍費投入。”腓特烈想了一下后說:“既然他們愿意出錢就讓他們去做吧。”
伯恩德又說:“這其實是一筆生意,按規矩,從強盜手上搶回來的東西能分一半。”
腓特烈知道這種規矩,更知道,如果貨主好欺負,那就是強盜把全部東西都藏起來了,嘴很硬,打死都沒說。
被嚇怕了一個只是表面上的說辭,實際上打的是做黑吃黑生意的心思。
傳統的戰利品分配中普遍分為三份,領軍貴族自己要一份,上給封君一份,下賞封臣士兵一份,理論上是三份平分,實際上有各種欺上瞞下。
韋森軍的戰利品分配規則有所不同,軍隊中有專門的法律和戰利品法庭,所有戰利品歸公后戰利品法庭對其進行估價,在扣除立功獎金后以獎金形式發放,其中腓特烈拿2份,指揮部共享2份,一線指揮官自己拿1份,前線高級軍官共享1份,低級軍官和士官共享1.75份,普通士兵共享1.75份,后勤部門共享0.5份。
在發放獎金后,軍官和士兵可以購買戰利品,繳獲者有優先購買權,然后按軍中位置排排坐從高到低選購。
現在韋森公國有三套戰場上繳獲的皇帝或國王的鎧甲等裝備,腓特烈的城堡里有一套,梅茨格家里有兩套。
按這樣的戰利品分配方式,腓特烈那份算充公,一線帶隊指揮官能拿到最多,積極性極高。
腓特烈思考了許久,在平衡士氣和當地人利益考慮后說:“如果貨主還在,那就還一半給他們吧。”
這么做肯定有很深的貓膩,但總比“強盜嘴很硬沒說藏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