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的防水、防火、防腐蝕性能如何?”
“我不想聽到‘大概’或者‘應該’。”
德雷爾胸有成竹地回道:“請老板放心!我們進行了嚴格的測試。”
“暴雨沖刷、火焰炙烤、鹽水浸泡,實驗結果均已達標。”
“復合竹板經過特殊處理,其耐火性、抗腐蝕性和強度遠超普通木板,鋼骨架也做了防銹處理。”
他的回答充滿了基于實驗數據的自信。
腓特烈聞言點頭,眼中贊許之色更濃。
“運輸情況呢?”他繼續追問。
德雷爾指向旁邊臨時架起的吊車說:“老板請看。”
隨著他的指令,工人們操作吊車,巨大的鐵鉤精準地扣住箱體四角的特殊結構,輕松地將一個5米長的集裝箱吊起,平穩地放在了旁邊等待的平板拖車上,稍后可以由一輛貨車拉走。
“如您所見,吊裝轉運非常迅速,無論是在碼頭、火車還是車輛之間,都能大大節省時間。”但他話鋒一轉,露出一絲遺憾:“不過,目前依賴現有的馬車和臨時改造的平板車,效率還是受限。”
“我們還需要更專業、更便捷的運輸工具來匹配這些箱子。”
腓特烈敏銳地捕捉到了關鍵點:“你剛才說,箱子與現有的交通工具尺寸很合適?”
“正是!”德雷爾用力點頭,臉上也帶著些許不可思議,“無論是貨船的空間,還是火車、拖車的承重平臺尺寸,與這些集裝箱搭配起來,都仿佛是準備好的,像是早已經設計好了一樣順理成章。”
聽到這里,腓特烈心中一動。
他緩緩轉頭,目光落在身旁一直沉默不語的普賽克身上。
普賽克只是笑笑。
剎那間,腓特烈明白了。
這看似巧合的完美匹配,必然是普賽克多年來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影響力,在公國各個基礎設施建設環節,悄然無息地推動著標準統一的結果。
腓特烈可以肯定,自己還沒有想起要鼓搗集裝箱之前,她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把配合銜接等改動所需的工作量降到最低。
兩人不用多說什么,腓特烈轉頭對范尼莎說了兩句,前陣子有家店搞什么烤全駱駝,快點去訂位置。
腓特烈重新看向德雷爾,說回正事:“德雷爾,你們做得很好!”
“抓緊時間進行更大規模的實驗,收集所有數據。”
“我會下令讓公國的商貿、運輸、軍工各部門必須全力配合,盡快推廣這種集裝箱的使用。”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繁忙的碼頭,思緒似乎已經飛向了更遠的未來。
“但是,光有這些箱子還不夠。”腓特烈說道,“我常說,要向管理要效益,集裝箱更是如此。”
“一套高效的物流管理體系,”他像是在自言自語,“包括統一的調度、追蹤、收費標準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規。”
“這件事,同樣刻不容緩,需要得力之人去落實。”
腓特烈心中在想,集裝箱只是開始,很多以前的布局,現在開始開花結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