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宣和道“你看圣上還是體諒咱們的,知道爹不放心二郎,把舉薦權放給你,可見對咱們溫家的信任。”
溫宗榮有點小感動,“這定是三娘的功勞。”
溫宣和“明日休沐兒同爹走一趟誠意伯府,就這事商議一番。”
溫宗榮點頭。
于是次日父子倆親自走了一趟誠意伯府。
那邊也為這件事發愁。
得知溫家也砸進來一個兒子,誠意伯忙差人去請端王和靖安伯過來商議。
四家長輩為了兩個崽子齊聚到誠意伯府商量要如何辦理這件差事。
沈睿二十出頭,溫宣民也才二十有六,雖然有點官場經驗,但到底不多。
把兩個嫩頭青一樣的崽子丟到通州,干這么缺德又重要的事,也只有周老板想得出。
當初沈睿提出稅改是因為有一位老師的啟蒙,前些日端王已經火速差人去把那位姓王的老師請進京來打輔助。
現在他們要討論的是另外兩位輔助派誰更加穩妥。
天子放權下來,他們為了保住兩個崽不出岔子,自要找做事沉穩可靠,還要信得過的。
最終幾人一番商議,溫宗榮決定舉薦戶部郎中石閱和大理寺少卿馬倉。
石閱從五品上,掌戶籍、田土、賦役。
此次改革稅制,他算是內行,有他做輔助指引,能讓兩個崽子省去走許多彎路。
而馬倉管的是刑獄。
這事原本跟他攀不上關系,但溫宗榮很有成算,就怕稅改發生沖突出現獄案。
這時候馬倉就有很作用了。
有從四品上的官員壓陣,通州那邊的上層定然掀不起浪來。
他們不怕文鬧,怕的是武鬧。
就算京畿可以派兵鎮壓,也不想把事情搞大,生出不必要的是非。
姜到底是老的辣,對于溫宗榮的周全算計,端王等人是服氣的。
現在兩家一個是淑妃胞兄,一個是伯爵府的狀元郎,光從身份上就已經很唬人了,再配備兩個行事穩妥的輔助。
這個草臺班子雖然拼湊得有點奇怪,但好歹能讓長輩們放心不少。
與他們商定后,溫宗榮便把舉薦人物上報給天子。
周瑾行非常爽快地應允了,并且還給他們添了一人,
千機營的副指揮使張姚。
有千機營參與進來,那就更踏實了。
當石閱接到差事時雖然有點牢騷,但大體上是沒法爭論的,他畢竟就是干的這行。
更重要的是他只打輔助,不用自己去出頭得罪人,主力在兩個小子身上,他只需聽命行事即可。
仔細想想,好像也還能接受。
馬倉就受不了了,他跟溫宗榮平時的私交關系算是不錯的,不由得瘋狂吐槽他坑人。
溫宗榮露出無奈的表情,涎著臉道“馬老弟,我家二郎已經砸了進去,其他人去通州我不放心。”
馬倉瞪著他,氣得吹胡子瞪眼。
溫宗榮拉過他的胳膊,不好意思道“待這事過后,溫某好好給馬老弟敬酒陪個不是。
“二郎的性子馬老弟也知曉,是個烈性的。
“沈家郎君更不消說,兩個崽子若無人招呼著,不知得生出什么是非來。
“我愁得頭發都白了,這也是迫不得已勞煩馬老弟幫襯著撈一撈他們。”
馬倉指了指他,不客氣道“你這殺千刀的坑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