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她奇怪這是什么設計時,她往前幾步走出圍墻造成的視覺死角,才發現剛才不過是只窺見了冰山一角。
高三層的中空場館內,旋轉樓梯的中央栽種了一株巨大的菩提樹。它枝葉繁茂,長勢旺盛,將整個樓梯都收攏在自己的枝羽之下,如同庇護著這方生靈的神樹。
在寺廟或者村落之間,菩提樹并不算少見。它作為佛教四圣樹之一,又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類傳頌較廣的佛經語言,大多數人對它基本都不陌生。但移栽到室內的這么大株菩提,了了還是頭一回見。
她仰頭看了看頭頂的玻璃,又瞅了瞅那株菩提樹,感慨道“這陽光房,挺貴吧。”
裴河宴沒再帶著她繼續往前走。
菩提樹的樹根范圍內都搭建了隔斷,上面鋪著細白的石沙,看上去一塵不染,清貴圣潔。陽光從玻璃頂灑落,兩側的琉璃冰格窗花將這光線吸納再折射,整個空間的光影如夢似幻。了了幾乎不敢想象,到了落日時分,徐徐余暉灑落,這里得有多美。
等她欣賞夠了,裴河宴從另一側樓梯帶著她上至二樓。
正對著樓梯口的那間展室,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壁畫展覽館。
展館內除了還空無一物的展示柜外,別無他物。所以裴河宴直接將了了帶到了一面光滑的白墻前。
因是拓畫,大慈恩寺的壁畫并不用鎖入展柜,而是大大方方的以最親近的展覽距離展示給將來來到這里的游客觀看。
“你不想先看副本,我就讓了拙把東西全都撤了,只留一面白墻。”裴河宴看了眼她身后背著的工具包,伸手示意“接下來,你自便。”
了了道過謝,從包里取出工具,先測量墻面尺寸。
了無給過她一份基本資料,包括合同上也標注了墻面與壁畫的測繪數據。可自量是最基礎的一步,她從不會因為對方的數據準確,就偷懶省略這個步驟。
白墻粉刷得很平整,如果只做現代工藝的壁畫,這種平面的白墻不需要二次加工,就可以直接作畫。
但大慈恩寺了致生模仿的是雍朝時期的壁畫風格,雍朝是近千年來與南啻時期的藝術風格最接近的朝代。
了了研究過了致生和裴河宴一起整合的筆記,有關雍朝的藝術元素筆摘占了全部資料的大多數。一是因為兩個朝代風格相似,雍朝皇族喜歡粗放宏偉的大氣之風,所以甚為追崇南啻的藝術風格。
在當時,只要是和南啻沾邊的,無論是雕塑還是壁畫,首飾還是衣著,在民間與上流社會都極受追捧。宮廷畫師或民間藝術家在創作時也都爭相模仿,留下了許多可追考的文獻資料。
二是,雍朝距現代最近,保留下來的遺跡比南啻時期要多上許多。很多關于南啻的資料,還要經過對雍朝的研究才能側面佐證。
只是,了了受時間和精力所限,并沒能將資料全部吃透。
量完尺寸,又拍照記錄后,了了今天的工作算是完成了。材料準備方面,并不需要她操心,裴河宴比了了知道得還要清楚,前兩天就整理了清單讓了無發給了了核對。
她閑下來,兩手空空,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裴河宴“接下來還能做點什么”
她眼神無辜地望著他,看上去柔軟又好捏。
以前,裴河宴看著她憊懶又稚氣的模樣會想象她長大后是什么樣子。他做佛雕,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骨相與面相的肌肉走線。
曾經無聊時,裴河宴隨手捏了不同時期的她十三歲的、十八歲的,以及二十三歲。
十三歲的了了,他閉著眼睛都能捏出來。但十八歲的,就需要花點時間了。
隨著年齡漸長,女孩的骨相雖然不變,可身量會抽條。他總是捏完臉,就因難以把握她的身材,將泥塑重新化泥。
況且,捏完臉再往下塑形,他總覺得不妥。
二十三歲的了了,就更難捏了。他對自己捏了什么樣的泥塑已經沒太多印象了,但眼前的這個女孩和他想象中的長大后的了了并無太大差別。
了致生將她保護得很好,她的眼神還是純澈的炙熱的,充滿了生命力。就像相逢那一天,從枝蔓葉梢墜入他手心的露水,圓渾且清澈,生機勃勃。
他的心,緩緩地跳動了一下。有別于心臟正常跳動的頻率,他感知到那是另一種不同尋常的,需要他去正視的感受。
甚至在此刻,并沒有發生什么特別的事情。只是被她注視著,求助著,用充滿了依賴和信任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