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剿匪要剿,但是不能是你去。”
“為何?”
“二哥,咱們兩人受了皇爺爺的旨意,父親身體不適,你我二人輔助父親監國,若是二哥領兵鎮壓匪患,這一去短則三五月,沒有二哥在,父親便少了左膀右臂,僅我一人,擔不起這責任。”
言下之意行吧行吧你是輔國大臣,國家少不了你,算我求求你了,別搞事情。
“五殿下所言極是。”夏原吉跟了一句。
“哎,行吧,即日起派兵剿匪,我親自督辦,所有剿匪信息傳入我處,若有辦事不力的一律嚴懲。”
“遵命二殿下。”
朱瞻埈這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差事,他需要作出一定的政績來,不然什么事情都三楊夏原吉等人做了,自己好不容易輔助監國一次什么政績都沒有,怎么行。
朱瞻墡有蒸汽機和銀行的差事,只要漕運糧草不出問題,蒸汽船排上用場,一定有政績,而且還有東瀛奸細的差事。
但是他現在手上沒有他牽頭的差事,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找一件出來,鎮壓匪患做的好也是他的政績。
早朝的其他事情都讓幾位大臣解決了,朱瞻埈和朱瞻墡先得到太子處匯報。
今日的大臣們也都在說朱瞻埈雖然行事說話較為沖動,但是性格直率,敢于直言,雖然稍微欠缺點考慮,但是精神可嘉。
朱瞻墡少年老成,但是早朝表現的不多,對于大臣們來說他過于年幼了,不了解他的人,對于皇帝讓他輔助監國還頗有怨言。
朝堂上站了個娃娃,還得聽他略帶稚氣的聲音,不禁苦笑。
朱高熾得知了朱瞻埈的做法,鼓勵了兩句,至少朱瞻埈的精氣神好,做事也積極。
朱高熾讓朱瞻埈先退了下來,留下朱瞻墡一人。
“瞻墡,今日關于交趾的事情你怎么看?”
“交趾在南,北疆在北,雙線開戰絕不可取。”朱瞻墡直言。
“交趾自收回后,連年叛亂不斷,管理不善,云南沐府不知是鎮壓不住還是難以鎮壓,本來你皇爺爺的意思是讓你二叔就藩云南,但是你二叔不愿意,事情便一直拖著。”
“父親,您的意思是。”
“朝堂上早有議論,棄交趾之策,你覺得如何?”
明朝到了朱瞻基當政的時候,就做出了棄交趾的決定,討論早就開始了。
“不行,此事不可,絕對不行,我大明疆土,寸步不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