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相思: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少年說征戰: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
“少年說英勇: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
對不起了陳毅大將。
三段詩詞一出眾人驚愕,旁人要寫一段千古名句得是耗費心力,反復揣摩,不斷打磨才能成,但是朱瞻墡出口成章。
明明都是千古佳句,只要成詩,憑借這一句就可以流芳后世但是朱瞻墡不要,他都寫了半句或者一段,為什么?是因為高傲嗎?是因為時間不夠嗎?
不,都不是,因為他不會。
作為一名優秀的汽車修理工,記得的詩詞大都只有最出名的這句而已,唐詩宋詞能背全的不少,但是明清之后的就不多了。
但是,夠用了。
楊榮震驚的看著朱瞻墡:“殿下隨口出千古名句,何不成詩?”
“今日我所寫,皆讓人匯聚成冊,書名【洪熙少年】,這些句子都讓少年人們隨意去填詞發揮吧,能成好詩者,便是句子主人。”朱瞻墡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說。
一時間所有人都傻了,他們求的功名利祿在朱瞻墡眼里不值一提,他們想要的千古文章在朱瞻墡這里也不值一提,仿佛在他的光芒之下,自己這些人什么都不是。
他太閃耀了,閃耀的讓人睜不開眼睛,閃耀的讓人失去斗志。
朱高熾卻是內心狂喜,這本【洪熙少年】必然引發轟動,文壇也得留下他的名字。
好兒子,好大兒。
“楊少傅還沒完呢。”朱瞻墡淺淺笑著接上了一句。
“啊?還有?”
朱瞻墡抬起手,高亢的說:“少年說無畏: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此句一出,四大主評委也都一齊愣在了原地,這是何等豪情,何等無畏,眼前的清朗少年胸中竟有如此山河。
“還有一句。”
“還有?!”眾人已經驚了又驚。
微風咋起,朱瞻墡的長袖飄動,若少年的旌旗飄搖。
“少年說少年:洪熙少年拏云志,當許人間第一流!
!”
“絕了!
”楊榮拍桉而起
在場諸位年長者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這年輕人,牛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