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部分特殊的秘儀,需要執行者殘留特定靈性回響,才能順利完成”
“不過,等你晉升中位階,具備將移涌物質帶回醒時世界的能力后,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材料和方法,將回響制作成咒印,獲得相對長的保存時間,以隨時調用。”
范寧對杜邦的耐心講解表示感謝。
杜邦將書塞回書柜“不用客氣,它們就在你的辦公室,研習神秘主義文獻是有知者的一項重要工作,你需要在此之上投入更多的時間。”
范寧點頭,今晚的拍賣之約結束后,離下周六的音樂沙龍還有近十天,自己除了組織排練,的確需要把更多時間用于研習這些文獻。
“不過,我在研究神秘主義時,應該會接觸到很多隱知吧,怎么避免風險呢,是每次都需要構造什么秘儀”
范寧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這正是今天神秘學課程所要討論的內容。”杜邦嚴肅說道。
“有知者的兩大因素就是隱知和靈感,當時會長應該對它們作了初步解釋,并且警告了你暫時不要貿然接觸隱知,對吧”
“沒錯。”范寧微微頷首,“后來我唯一接觸的,只有晉升時初識之光灌輸的隱知。”
“隱知有風險,但又是有知者的另一半因素,我們的宿命就是深入其間,日夜求索。所以你需要了解隱知的范圍,以及理解為什么會有危險,還有如何在接觸中規避危險。”
范寧擺好紙張,握住鋼筆,正襟危坐,認真得像個高中學生。
“之前會長是如何向你解釋隱知的”杜邦發問。
范寧略作回憶“隱秘的知識、非理性的知識、超驗的知識,他舉了例子,比如關于見證之主的起源與奧秘的知識,就是一種隱知。”
“沒錯。”杜邦從筆筒抽出了一支鉛筆。
他飛快地在白紙上畫了一個大圓圈,又在其之下畫了四個小橢圓。
分別寫下了五個單詞后,將白紙旋轉,對著范寧。
“這是隱知的14分類框架。”
范寧看見杜邦的食指先抵在了大圓圈上,它對應的單詞為
「秘史」
“秘史,是隱知的核心,也是源泉。”
杜邦嚴肅地作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