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蘭說到這里時,神色又有點奇怪“如果是這樣解釋的話,圖倫加利亞王朝如此命名,還是容易理解的。”
范寧聽到這里也點了點頭。
相當于被命名者自詡為“神圣王朝”,然后他們的語言就成了“神圣的語言”。
“不過,我們后來更深入的考證,卻有點讓人困惑了”希蘭此時話鋒一轉,“圖倫加利亞這個詞,在諾阿語中,是個多義詞,除了愛,它還有兩個別的意思。”
“哦什么別的意思”
這一點范寧倒是不覺意外,這種以單詞作為單元的語言,一詞多義的現象太常見了,他只不過單純有點好奇。
“恐怖。”“還有巨人。”希蘭說道。
范寧眉頭深深皺起“說實話,剛剛一路討論著修辭,又討論著愛,你給我蹦出這兩個詞,我突然覺得有些驚怖。”
“同感。”小姑娘非常認可地連連點頭,“不過后者這兩個語義極為冷僻,在諾阿時期的文獻中出現場合極少。”
“我可以大概理解恐怖。”范寧說道,“如果是反映超驗范疇的情感,愛和恐怖的區別并不是那么涇渭分明,很多教會音樂的唱詞中,就經常可見類似的并列用法。”
還有自己晉升時接受的隱知也是如此「祂將你的名號與祂的服侍者分開,那頌念你們中一位的靈乃是迸燒的燭火皆為可怖者,所愛者,受寵者,沉思者,至高所選者,接受密傳者」
“但另外一個”范寧眼神閃動,“巨人巨人,這好像是一種存在于傳說中的遠古生物吧,對了我倒是想到了”
“老師爸爸最后的那首交響曲”他和希蘭兩人突然異口同聲。
安東老師當時作為他下一首交響曲構思的作品,其實死前只有一個樂章基本寫完,而且按照計劃,是準備放到末樂章的位置。
至于前面的樂章,僅僅處在和范寧、希蘭討論樂思的階段。
希蘭拉開抽屜,拿出安東教授生前的筆記本起身,來到沙發上同范寧并肩而坐。
范寧接過后翻到手稿總譜,似回憶,也似講解般地開口“在唯一寫完的末樂章中,安東老師構思了三個主要音樂動機”
“人的動機,f小調,旋律前半段是一個號角式的三度五度音程,后半段迂回后跳進到高八度音,呈現抗爭性效果,象征英雄或人性。”
“魔鬼動機,調性模糊,詭異的半音階片段,以三連音節奏型出現,連續下行三次,象征宿命或惡念。”
“圣詠動機,d大調,以四度音程為核心,連續下行模進,節奏方正,色彩輝煌,象征凈化或神性。”
范寧依次闡述完安東老師構造的三個音樂形象后,徐徐說道“這里第一個人的動機,按照老師當時的設想,正是在隱喻傳說中的遠古生物巨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