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伊此前告訴自己的建議,他全然可以理解其良苦用心。
包括她為自己所做的排序先是說了“配器數量超編”和“表情術語過繁”的問題,待得自己繼續追問后,才開始透露學校教授們其他的批判之處。
的的確確,若采納這兩個建議,是耗時最小,修改最少的,而又能為學院派的教授傳達出一個良好態度,可謂是付出和犧牲關系中性價比最高的方案了。
她表達了自己真情實意的愿景,也照顧了自己的情緒,以及最大程度維護了d大調第一交響曲的藝術獨立性。
可范寧仍有一些茫然。
削減配器規模,有些管樂聲部要作簡化倒是小問題,可不同配器組之間的音量平衡,會偏離自己最初的設計,很多預先希望達到的音響效果,可能會面臨著失靈的風險。
而砍掉那些表情術語中的一部分
“不行,我不愿意啊。”范寧有些難受地抓頭,“它們每一個,在我的構思里都有其用意,那是我意志的體現,藝術詮釋當是嚴謹和自由的統一包括以后若是有別的指揮和樂團演出,只有完全遵照了這些表情術語,才能賦予這首交響曲以靈魂”
安東老師后兩部交響曲首演的失利,很大程度上一是因為,他沒有下定決心控住各聲部的音響平衡性,二是因為,他對音符之外的表情術語標記過少,提示的缺位造成了學生們過于散漫的處理,而交響曲的變量比獨奏多了太多太多。
如是真有大師級別指揮家愿意詳細分析他的作品,總結出其間需要仔細斟酌之處,然后把研究成果灌輸給一支高水準的職業交響樂團,當時的首演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可惜,沒有。
“如果真改了這兩點,這部作品真的還是我的d大調第一交響曲嗎”
時間已過凌晨,范寧坐在辦公桌前,看著一大桌子的資料和曲譜,一時強化著堅持自我的念頭,一時又小心翼翼地估算著“守住第一”的可能性,一時又在腦海里嘗試某些修改后的音響效果
“我究竟該何去何從”
他反復掃視自己的總譜,又在來回翻閱老師以前的各種手稿。
為神圣驕陽教會委托而作的f小調彌撒
降e大調第十弦樂四重奏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e大調第七交響曲c小調第八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
“老師,如果您還在的話,是不是能針對我現在的處境給到一些建議,我真的是太迷茫了”
他看著安東老師在各個年代,各個時期的筆跡,一個個譜號,一個個音符,還有涂改痕跡和注解,沉湎于某些悵惘又寂寥的情緒中久久不能自拔,時間過了一個又一個小時。
突然,在出神的某一刻,他的眼睛不經意間掃到了某一句話。
那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小句子,寫在第八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處,不知是何月何日何時,安東老師隨意地有感而發。
干涸的墨跡如此記載著
“音樂演奏或是一種儀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