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瓊持著長笛從某便利商店內走出,下移八度重復吹響第二聲“呼吸動機”。廣場另外幾處假山后、雕塑后、畫廊間,有持著圓號和低音單簧管的更多樂手走出,與她形成合奏。
邁耶爾大道上,行走人群中本來有微弱的低聲交談,現在趨于安靜。
“ifadorebxi”
弦樂極弱的背景中,呼吸動機第三次出現,這次是雙簧管和大管的聲音,樂手從景觀假山的臺階上走下,旋律在d小調內作四度下行模進,帶著一絲陰郁和神秘。
有人停下來了。
接下來,單簧管和低音單簧管吹出一段溫潤,輕巧,于反復迂回間跳躍向上的三連音,這是“綻放動機”,隱喻百花齊放景象的先兆。
與此同時,主干道上有一些類似滾輪的輕微雜聲,很多人俯身推著推車,上面的物件用紅布覆蓋,從形狀看,好像有定音鼓、大提琴、低音提琴或一些別的什么。
越來越多的人停下來了。
雙簧管吹出一個雙音,并向上跳進到高八度,力度從弱到強又到弱。
聲響悠遠空靈,似一縷晨光穿出云朵,刺破天際,但隨后又被厚重的云層遮擋,拂曉還是沒有到來。
空氣中又只剩下靜謐清冷的弦樂背景音,然后呼吸動機的下行旋律又在木管組出現,再到弦樂組,最后是蠢蠢欲動的圓號,再次吹出跳躍向上的三連音“綻放動機”。
“這是,這是”有一批人最早反應出了什么,但還是難以置信,“這難道是怎么會怎么會出現在這里不可能”
有些人覺得奇怪,明明是空曠的廣場,樂手之間距離也很開,為什么音響效果仍然那么集中呢
但更多的人們,已經完全陷進了這個第一樂章的引子中在神秘空靈的氛圍里,各種各樣碎片化的動機呈現、復述、演變某種令人心悸的力量,此刻披著朦朧的面紗悄然降臨,徐徐滲透。
“咚”沉悶而有金屬質感的轟鳴聲。
潔白的廣場石磚上,盧手中的定音鼓槌下落。
幾位樂手的低音提琴已經豎好,隨著這聲鼓響,一支極度低沉的半音化長線條被奏出。
然后,羅伊帶領大提琴手們于長椅上落座,給予其高八度的支援,讓音響效果變得厚重,泥濘,曲折向前,象征地底下某種不安的生命力正在萌發。
“這是卡洛恩范寧的那首交響曲”
“是d大調第一交響曲”
終于,人群之中各個方位,接二連三的人發出驚呼。
引子仍在繼續,呼吸動機再度出現,這一次不是單支旋律,而是大量聲部彼此之間模仿。
暮色籠罩大地,越來越多的樂手從廣場各處鉆出。
呼吸動機錯開小節,依次分開進入,一支旋律未結束,另一支旋律又開始,形成參差錯落的交疊效果,象征著自然中越來越多的生命蘇醒,花兒開放、鳥兒睜眼、樹枝抽芽、昆蟲從泥土中探頭
廣場上越來越多的人或停下了腳步,或從草坪上,長椅上站起,有人駐足眺望,有人開始往這片中心靠攏包括,一些老師和教授。
“指揮呢范寧呢”
“卡洛恩范寧他在哪”
支持者們面露激動之色,驚喜之下,呼吸急促,他們怎么也想不到,d大調第一交響曲,會以這樣的形式與眾人見面
這是一個在他們一生中從未設想過的形式
同學們不愿破壞音樂,強行把疑問壓在心里,在廣場這一帶區域間來回奔走。
他們的目光急切地四處盼望,試圖找到范寧的身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