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撲街感謝所有耐心追到這里的書友。
此書成績本就是青銅之姿,之前又有很多批評的聲音,膽小橙的膽子太小,好幾次差點想扔下鍵盤就逃放心,最近沒這個想法,如果不是你們的支持、投票和打賞,我可能到現在都是邊哭邊寫。
其次弱弱提醒一下,總結是劇情的總結,會有一些目前進度下的劇透提醒處于觀望訂閱狀態,跳到這里的書友。
舊日音樂家第一卷,終于寫完了,35字,比預期的上限還是超了一些,上架后第一個月的全勤也恰到了誤。
作為基礎性的起始卷,它需要完成畫風鋪墊,初步展示出古典音樂或藝術在這個神秘主義流行的舊工業世界的地位,也需要把世界觀和力量體系基本交代出來,并為之后的展開挖下幾個重要的伏da筆keng,所以我在制作這一卷的大綱時,嘗試了一下雙主線結構的敘事手法。
音樂主線相對清晰,范寧從穿越之初起就確定了首演第一交響曲的目標,對著作品選拔大賽一路a了過去,神秘側主線則偏向于解密、刺探和嘗試,兩條線在最后的畢業音樂會上交匯在一起爆發。
結局中無論是類似“快閃”的首演形式,還是畢業音樂會上的陰謀,都是從開書時我就已定好的,刀子也只是小小地一發,各條線收束的那一刻應該還能看,但是在連載期間,追讀的體驗可能會有些散。
我盡力做了自己的處理,一是讓主角每次的行動都能破獲一部分秘密,又留下新的懸念,盡可能牽著大家的注意力,二是在填坑收線時,我做了針對性的選擇凡是不影響書友接受第一卷結局的,一律放到之后再慢慢展示,有點疑惑都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這樣盡可能讓節奏更快一些。
就是不知道實際效果如何了,如果書友們實際上看得不太爽,在這里說一聲抱歉,之后會不斷調整改進的。
繼續回到總結。
第一卷的卷名“巨人”有三重隱喻義。
首先,它來源于同名的馬勒第一交響曲,因此主角卡洛恩范寧的創作原型是古斯塔夫馬勒,而他的老師安東科納爾,原型則是安東布魯克納。僅是藝術人格上的原型,嗯安東教授的交響曲名錄前文也修改了,從四首改為九首,保持和布魯克納的對應
按照這個構思,主角穿越前的藍星被我設置成一個類似地球的平行世界它擁有相似的古典音樂歷史,但沒有馬勒和布魯克納,以便于我能在異世界寫出以他們為原型,卻截然不同的人生之旅。
這也能在“文抄再現升級”的小事件之外,讓讀者可以站在作曲家視角,體會真正創作一首交響曲的大事件的感覺,并且又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的欣賞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