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在墓園立的銅像。”范寧扶手而立,仰頭看畫“我在畢業音樂會補演的返場階段,指揮了這部彌撒曲的序引進臺經,事后有很多人士向我詢問出處,它在世俗中的影響也已傳開。”
“您和他一樣,對嗎”
“嗯”范寧有些不明所以。
他自然知道克里斯托弗口中的“他”,是指安東教授這位同自己有師承關系的音樂家,但不懂具體指的是哪方面。
“唯有信仰,才能留存祂的高位階燭之回響。”克里斯托弗微笑道。
什么意思什么情況范寧表面波瀾不驚,心中則開始極速思索起來。
他最先了然的是,此前搗毀愉悅傾聽會聚會點的行動,戰斗情況已在官方有知者組織間內部通報,作為主教身份的克里斯托弗,不難知悉自己研習了“燭”,且制作并使用了“烈陽導引”咒印。
可是
“不墜之火”的高位階“燭”之回響,只有信仰才能儲存
難怪瓊之前說,“爍金火花”這一特殊的咒印制作載體,神圣驕陽教會是肯定有的。
維亞德林會長起初的確告訴過自己,見證之主不具備人格化,喜好隨機,難以理解,但三大正神教會的見證之主,以人類的角度來看相對溫和,且祂們的規則是“信仰”
可自己為什么能成功制作“烈陽導引”
范寧的首次晉升以及初識之光的獲取,是靠的“無終賦格”移涌路標完成的。之后他倒是使用過“不墜之火”路標,有知者本就可以使用不同路標,只不過對世界意志的感知會因第一次而“先入為主”。
但他非常非常確定,無論是研習隱知,還是對待音樂,他的態度都是學派的“鉆研”而非教會的“信仰”。
帝國有人信仰“不墜之火”,有人則不信仰,這都是正常的,和帝國的“人文與藝術受到很深的教會文化影響”這一點并不沖突,也不妨礙民眾去欣賞音樂嚴肅音樂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宗教的,往前追溯都是宗教的。這和前世是一個道理。
“鉆研”并非沒有“情感”,“信仰”也并非不存“理性”這兩者在神秘側并無高低之分,但每位有知者都有自己選擇的踐行方式。
范寧面對這個關于師承和信仰的問題,自然沒有將內心疑惑暴露出來,他不置可否地微笑,同時斟酌著開口“克里斯托弗主教,今天我的來意,是想打聽一位曾在梅克倫小鎮教堂工作過的老管風琴師的信息,他的名字叫維埃恩。”
“維埃恩這個名字我有印象”克里斯托弗思考了十幾秒,“似乎是安東科納爾教授年輕時候的老師,對嗎”
“是。”范寧語氣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