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盲,但其鄉紳家族的出身,及和睦友愛的家庭氛圍,仍讓維埃恩從小就接受了音樂教育,并很快就展現出了驚艷絕倫的天賦,他在9歲時就進入了提歐萊恩國立盲人青年學院學習,這可側面說明這一點。
在維埃恩15歲時,也就是新歷841年,他在學院比賽中同時斬獲了鋼琴和小提琴的一等獎,引起了本格主義音樂大師塔拉卡尼792843的注意這是因為塔拉卡尼的傳記和書信集被后人整理得較為系統,范寧從其間推測出,這位音樂大師給維埃恩斷斷續續上過一些課,雖沒有找到收其為徒的直接表述,但至少客觀上存在教學和被教學的關系。
“沒想到我的音樂師承,竟然和塔拉卡尼有淵源”這一點倒是讓范寧悠然神往,塔拉卡尼大師在音樂史上的地位,類似于他前世藍星上的海頓或莫扎特。
塔拉卡尼和維埃恩的半師生關系,持續了約兩年時間,在此期間除了斷斷續續的音樂教學外,還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
塔拉卡尼幫維埃恩引薦了一位在圣塔蘭堡享有盛名的眼科醫生進行白內障手術,從范寧翻閱到的幾篇日記來看,維埃恩稱“手術的效果好于預期”,自己竟然可以“在一定距離內看到較大較深的物體輪廓”,這讓他開始嘗試“在不被幫助的情況下,于路況較簡單的大街上行走”。
在維埃恩17歲時,塔拉卡尼將他引入了自己執教的提歐萊恩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生涯既有了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稍稍恢復,這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惜的是,維埃恩的第一學期還沒結束,塔拉卡尼大師就去世了。
他以較為沉寂的狀態在帝都度過了自己的求學時光,畢業后又默默無聞地做了幾年鋼琴和小提琴助教,不過這無疑是他音樂技藝突飛猛進的時期,在他25歲時,由于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的前任管風琴師身患癌癥,職位空缺,他申請了這個職位,當時連同他一起,帝都音樂界一共有212人提出了申請。
不少申請人的背景關系盤根錯節,皇家音樂學院的情況在帝國公學中也屬特殊,背后影響勢力不止博洛尼亞學派,院方根本協調不了其中的利益糾葛,后來索性舉行了一場考試,成立了一個11人委員會,包含3位著名音樂家,3位神職人員和5位學院教授,考試采用匿名形式,管風琴演奏臺前拉下帷幕,委員會和應試者互相無法得見,順序抽簽決定,演奏者不宣布姓名。
或許是因為212人的工作量實在太大,院方出了個奇招在考試的前一天,委員會竟然直接把考試題目給公布出去了
范寧看著這封書信上的4道題目,覺得心中一陣發虛,就算這里的管風琴等于鋼琴,就算有前世的音樂記憶,他想想都腿腳發軟。
「第1題為一段四聲部圣詠做自由即興伴奏。」
「第2題以一個主題即興創作并演奏一首三聲部以上賦格。」
「第3題以一個主題即興創作并演奏一首二聲部以上卡農。」
「第4題在一個龐大的管風琴曲目名單里約近500首,考試時由委員會任選一首,由應試者現場背奏。」
第二天來考試的只有5個人。
考試結果是,11人委員會無一例外地給維埃恩打出了最高分,這個結果一旦確定,自然再無可爭議。而當人們發現這是一位步履蹣跚,幾乎全盲的應試者時,心中的震驚程度無以復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