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三次,就取消首席資格”
范寧此言一出,全場雖仍然安靜,但那十幾位首席突然彷佛感覺到了自己背后或側面的重重目光,倒不是覬覦之類的,大部分主要是看戲或同情的心態。
尤其是今天已經遲到的幾位首席,此時脖子和視線都僵在了原位挪不動了。
“范寧教授,我有疑問。”
“我也有疑問。”
樂團中七八個人舉起了手,其中帶頭的正是尤莉烏絲,還有長笛和長號的首席。
這里可不是職場,師生關系本就相對扁平化,公學的學生們在被教導重視禮節的同時,也注重培養表達疑問和見解的能力。
于是范寧挑了最先帶頭的人“尤莉烏絲,什么疑問,你來說。”
相比于范寧去年調查工廠時,這位小提琴首席一副無辜又拘束的模樣,今天在樂團中她的表現倒是禮貌又自信,站起來柔聲開口“范寧教授,我記得樂團的半年考核內容,只有「演奏考試」和「日常排練」兩大板塊。”
她說的沒錯,圣萊尼亞交響樂團考核機制往年一向如此。
「演奏考試」占比80分,分為「自選獨奏」和「樂隊片段」。另外的20分「日常排練」,則是指揮老師在每學期結束后,參考成員們意見后主觀評的,一般都是給的滿分,主要其一個約束作用,防止有人在排練時態度過差。
“今年改了。”范寧輕輕一笑,“這正是今天見面會上,我要同大家分享的第一件事。”
“半年考核有改動”
“意思是這幾天演奏考試形式會有變化”樂手們紛紛進行著目光交流。
“等等我找找筆記本放哪了。”還有很多同學渾身摸索,準備拿筆記錄下來。
他們反應如此實屬正常。
半年考核幾乎在各項人事安排中起到了主導性作用,不僅包括首席任免,還包括正式團員和替補團員的流動成績在前40的樂手進入正式團員行列,以此維持正式和替補1比15的比例。
正式團員負責重要的演出任務,而替補團員則相對“工具人”一點,除了替補外,主要負責平時繁多的小型任務,如學生新作、院系活動、公益普及演出、配套教學演示等等
等到樂手們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來后,范寧開始做簡明扼要的說明
“新版考核機制有四個板塊”
“「演奏考試」占比40分,除「自選獨奏」和「樂隊片段」外,新增「指定獨奏」和「視奏」,皆為字面意思。”
“「視唱練耳」占比20分,大家都是音樂專業,我也不過多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