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頭天夜里在果戈里小城旅居的插曲,時不時讓范寧陷入思索和懷疑。
周天一早,行車路線調轉,西南換到東北,在重返果戈里小鎮后,汽車加滿了油,垂直穿過那段廢棄的鐵軌,改為一路正北行進。
到了下午一點多時,眾人覺得腹中饑餓,于是瓊再次發起了中餐去哪享用的討論。
這一帶地形多是平原和丘陵,陽光依舊明亮,沿途風景不壞,就是人煙密度稀疏,偶爾能看到某戶零星的農莊離汽車越來越近,又遠遠地從后方甩開。
范寧打消了瓊的提議“地圖上來看,這兒離蘭蓋夫尼濟貧院所在小鎮應該不遠了,臨時去找另外的小鎮會繞路你現在車上屯的食物比來時還多,我們抓緊時間,今天還需返回烏夫蘭塞爾。”
挑了鄉村公路上樹蔭較密的一隅,范寧靠邊停車熄火,伸手接過希蘭遞來的夾心蛋糕。
三人開始埋頭掃蕩零食與飲料,吃著吃著瓊突然抬起了頭“卡洛恩,你為什么選了這么一個地方停車用餐”
“我選了什么地方”范寧問道。
聽見兩人對話,希蘭下意識地往車窗外更遠處望去,只見地勢平緩的山丘往上是成片成片的墓碑。
于是范寧恍然“這很正常,說明我們快到濟貧院了。我記得地圖上這一帶的濟貧院分布不少。”
希蘭驚奇道“為什么”
范寧解釋道“新歷834年濟貧法修正案出臺后的約五十年間,是濟貧院人員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時期,當局在選址規劃這一塊往往青睞于毗鄰大墓地,一方面大墓地遠離中心城區,順應了上流社會對生活環境的衛生要求,另一方面這大大減少了尸體的運輸成本”
“當然這部臭名昭著的法條已經廢除近三十年了,經過曲折的改革過程后,現在指導濟貧工作的是城市貧困法,據說,僅僅是據說濟貧院的條件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過曾經的大部分地址仍在沿用,而且新投入的規劃選址照樣有這兩方面的考量”
吃飽肚子稍作休息后,汽車繼續上路,在兩點多時抵達了蘭蓋夫尼濟貧院。
這是一棟修建在小鎮東面的大型建筑,四層樓高的灰磚主樓與另外三面樓墻圍出了較大的區域,幾個煙囪頂從里伸出,四周散布著農田和雞舍。
“滴滴”范寧按了兩下喇叭。
雖然此次眾人的到來并沒有提前打招呼,但這臺漆黑錚亮的汽車停在門口,不多時就有穿著灰色馬甲的兩位工作人員小跑而出,禮貌詢問來意。
范寧搖下車窗,亮出證件。
兩名工作人員迅速分工,一位去通知負責人,一位打開了帶著鍛鐵花紋的金屬大閘門。
汽車直接駛進濟貧院內部的廣場。
遠遠地,范寧看到一位衣著正式的紳士正朝著擋風玻璃脫帽致意,后面還站著幾位管理人員。
于是他的眼神短暫地凝滯了一下。
一身純黑薄西裝與皮鞋,小撇胡子,笑容可掬,古戈瓦限量款皮帶透著華麗的金屬質感,將小腹繃得緊緊的。
熟人啊。
這個迎接他們的人,竟然是尤莉烏絲的父親,金朗尼亞機械廠工廠主斯坦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