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恩,看這個落款”希蘭輕輕出聲。
三人視線集中于這張邊緣已被侵蝕出大小不一的缺口,貧民姓名欄完全霉掉的檔案頁。
在醫療記錄右下角的落款處,有已近褪色的淡黃字跡“艾德琳哈密爾頓”,落款日期是新歷883年某月1日。
范寧瞳孔頃刻間擴大,沒想到自己此前不著邊際的預感是真的。
這個蘭蓋夫尼濟貧院二十多年的前身,和自己特納美術館原址上的那棟醫院有聯系,很可能后者就是從前者的醫療體系中獨立出來的。
“你從哪里發現的”范寧問道。
“這位先生從上面遞下來的。”希蘭指了指一位站在梯子上,在木架子頂端翻找的工作人員。
“把那里的盒子全抱下來。”
幾分鐘后,范寧找到了更多位于這段年份,且哈密爾頓女士醫療記錄簽名頻繁出現的檔案。
在逐項查看前,他先將這些冊子大致翻動了一下,其中不僅包括哈密爾頓女士經手的濟貧院窮人醫療記錄,亦夾雜著她對外界病人醫療服務的臺賬。
從此前時間節點來看,哈密爾頓女士一直照拂老管風琴師維埃恩,直至他886年去世,然后與當局牽線搭橋,完成這所濟貧院的醫療體系改革,花了約兩年的時間建成醫院,于888年底出任院長。
這些以往調查成果和現今資料結合起來顯示,在出任新醫院院長前,哈密爾頓女士有至少超過5年的濟貧院醫師工作經歷,那個年代工作人員資源緊張,有時醫師在院內需要身兼數職,甚至不只服務一家濟貧院。
當然,她還受雇于一些外界病人,擁有私人心理醫生的身份。
而在之后短暫的院長經歷后,她就徹底離開了濟貧院這個體系,轉而研究勞工的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及職業病防治領域。
“外界病人醫療服務”范寧翻動著這些夾雜的臺賬,眼神期盼著什么。
十多分鐘后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
和最先發現的那張哈密爾頓落款的檔案一樣,此臺賬時間也是883年,月和日看不清楚,醫療對象是老管風琴師維埃恩。
范寧精神振奮地往下,可是讀著讀著他的眼里有些錯愕。
本來按他預想,此為哈密爾頓醫生治療維埃恩抑郁癥或精神疾病方面的出診記錄,這樣的話,其中自然會記載一些病人自述或醫療手段。
而且抑郁癥治療往往有個特點,相比于那些實打實發生在肉體或臟器上的疾病,這類病癥往往沒有什么晦澀難懂的病理記錄,相對更豐富的是人人都易看懂的,病人的自述過往經歷或心理活動內容。
這會有助于自己推測出當年某些不為所知的隱秘細節,比如維埃恩在特納美術館原址上修建宅邸后的起居狀況,他晚年的心理活動,甚至或許能牽扯到維埃恩去世,哈密爾頓出任醫院院長后發生的事情。
可這份出診記錄并不是治療精神疾病
而是一場,外科眼球手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