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官方繪制的地圖,去往那些不規則曲線的邊界,更深一步后,會進入一些難以理解的區域,有些存在明顯可見的詭異邊界,另一些則不明顯”
范寧雖然對維亞德林的提問感到困惑,但他還是將瓊告訴自己的一些信息,結合自己的分析說了出來。
“現有通訊手段在其中全部失靈,造訪之人對自我經歷認知混亂,能返回的絕大部分是在極端睡意來臨前撤退的人。”
“這說明安全探索失常區的極限,或在7296個小時,如果繼續超出這個不睡覺的時長,思維和身體情況將不足以維持探索無人地帶,以及應對各種未知的復雜狀況。”
人類需要睡眠,入夢甚至是有知者恢復靈感,滋養靈體的唯一自然方式。后者或許能堅持得更久一點,但若超過120個小時,恐怕精神狀況也會變為半崩潰狀態。
而這個時長還要考慮停留探索和往返余地,即使擁有可派上用場的無形之力,并借助交通工具并盡可能攜帶燃料,能深入的程度或許也是極淺一部分。
“據說,失常區在不斷擴散”最后范寧嘗試確認。
維亞德林給予了肯定的回應“這種現象可能從歷史記載還未覆蓋的時期就開始了,從第3史圖倫加利亞王朝的文獻側面對照來看,那時人們的活動區域就只在半個球面,如今一千多年過去,失常區的范圍又擴散了不少。”
這個神秘主義流行的世界,從古到今都不乏杰出的占星學家,古代學者們很早就理解了自己生存的居所并非“天圓地方”,但或許是由于失常區的存在,他們在語言和文化中都沒有形成類似“地球敘事”的習慣。
人們不傾向于將腳下的大地命名為“某個星體或球體”,例如在霍夫曼語中,就不存在類似英文earth和ord的細分含義,他們僅僅用單詞“世界”泛稱這個居所,從直觀體會上說,倒更傾向于“幾塊大陸和海洋的組合體”這樣的含義。
維亞德林雙手抓住教堂高處的大理石護欄,眺望下方攢動的人頭和跳躍的燈影“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各個歷史時期無處不見、版本繁多的“末日敘事”,有知者組織一直都在悄無聲息地影響社會的進程,無論是隱秘組織的恫嚇借勢,還是正神教會和官方學派的理念宣揚,他們都深諳于對其進行自成一派的解讀。”
“從邏輯上去理解,這種成因是簡單而直接的人們的生存居所就在那里,既是唯一,又非無限,也不可轉移,既然失常區在擴散,世界從某天起就一定會全部籠罩在失常區之中。”
“當然這里另有一點很微妙,放在一代代人的時間長度來看,失常區所擴散的平均幅度較之于廣袤無垠的世界是不多的”
“一方面人們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末日論并不會導致社會過度失序,另一方面對于歷史各時期的掌權者或非凡組織而言,它與其說是一個現實問題,不如說是一個學術問題、思想問題或理念問題。”
范寧聽到這點頭表示理解“相對于戰爭、饑荒和權力傾軋,相對于無形之力的誘惑,或者轉瞬將至的衰老威脅,它的確顯得不那么緊迫,但事關高位格的神秘,又是每一個官方非凡組織需要正視的,嗯各時期掌權者或許更重視,因為他們都曾設想過自己的王朝掌權百世千世無窮。”
“所以,有原因嗎特性的來源、產生的原因或擴散的原因”
“討論組。”維亞德林逐個逐個音節地吐出這個詞組,然后伸手緩緩撫過護欄,“它的全稱為失常區擴散原因調查及相關事務討論組。”
聽到這個全稱,遙望教堂下方燈火的范寧眼神一凝。
“自兩百年前蒸汽革命取得勝利,工業化的新帝國提歐萊恩誕生后,走上歷史舞臺的非凡組織特巡廳的初代領袖,就推動各官方非凡組織一同組建了討論組,它的第一原則就是不用作協調所有矛盾,僅為商議統籌失常區相關事務之用。”
“一名官方有知者,只要沒瘋,就不會認為失常區擴散是件好事,但該原則仍然過于理想化,神秘領域事務必然牽涉到實質利益,更何況每個組織對失常區蔓延的理解都會不同,對末日的解讀或應對方法論也會不同從這么多年過去來看,討論組在利益協調上面僅僅起到了暫時沒讓矛盾徹底激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