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天吧。”
“好你剛剛好像下定了某個決心。”少女繼續聊到音樂。
范寧轉頭看了看她。
羅伊對視著他的眼睛“應是在葬禮返程的時候,似乎就是靈柩入土,新碑立起,隊伍轉身的下一刻,從原先的情緒中,衍生出的一種新的心境。”
“你觀察得好仔細啊。”
“我說的對嗎”
“用合唱。”范寧直接點頭。
只要是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有何不可
之前自己仰望教堂穹頂的壁畫,那種帶著擠壓和顫抖的嗡鳴感,也正是在這種沖動來臨前的先驗性啟示。
他拉住車頂一側的扶鉤,帶著涼意的風從袖口灌入,蕩滌著自己的衣物,讓面頰和肌膚各處感到莫名的涼爽與暢快。
“有想好的文本嗎”少女發絲飄揚,回應同樣直接。
范寧傳給她的意思十分果斷,這意味著,決定的確已經做出了。
她覺得這是一種層級很高的藝術討論,雖然本身是屬于范寧的心路歷程,但自己也是那個被開口詢問過的見證者。
“沒有。不過,總是先有沖動,再有構思。”范寧說道。
“你有在微微地笑。”
“是,怎么”
“此前全程都沒有。”
羅伊略帶好奇地摸著自己鼻尖“嗯,當然,參會者大多都是情緒較為克制的,雖然這位詩人的吊唁活動不拘一格,但既然是葬禮,總的基調始終是肅穆莊嚴的,而現在終于結束了是因為一次成功演奏,并且提名在即的緣故嗎我也感到十分開心,這在昨夜交流中是沒有想到的結果。”
“或者,是因為做出了難以做出的加入合唱的決定”
“都不是,是第二樂章。”范寧說道。
他伸了個懶腰,松開襯衫的第一粒紐扣,將腿向車艙前方伸長,整個人換上了更加靠下的愜意姿勢。
“是嗎”羅伊眼神一亮,替范寧感到微微興奮,“那你豈不是同時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樂章是c小調的話,它大概又是什么調性的”
“或許是降a大調。”范寧說道。
就像貝多芬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那充滿抗爭的第一樂章結束后,溫馨如歌的第二樂章的調性一樣。
“可你告訴過我,第一樂章是葬禮,帶著莊嚴、肅殺和拷問之意的巨人的葬禮,為什么第二樂章的靈感,是這樣的音樂性格呢”少女特別敏銳地察覺到了。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或是曾經,或是剛才”
范寧稍稍坐直身子,給她認真解釋道“你參加了一個所親近之人的葬禮,不能是像摯愛般的刻骨銘心之人,最好也沒有由意外打擊或誤會遺憾導致的巨大悲痛,一般是故人、老友、善終的人或所崇拜的英雄式的人物,帶有適當的感懷傷逝或淡淡的陰霾悵惘為好”
“然后,也許在歸途中,你的腦海里就就突然浮現出一幅溫馨時刻的畫面,很久以前的,雖沒忘記但也鮮有想起的,就像一線明媚的陽光,一縷清爽的微風,沒有任何云遮霧障,于是你可能把剛才發生的事幾乎忘掉,短暫地忘掉。”
范寧描述到這里對她展顏一笑。
“這就是我的第二樂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