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地,夢境中的范寧來到了一處更清晰更明亮的所在,這里是移涌秘境“火花場”或稱為“燃料坑洞”或“造火之室”更具體的形態。
但這時他又看到了被收容其中的焚爐的邊界,類似洞窟或容器內壁一類的邊界,所以自己不知何時已經進入到了焚爐里面。
“焚爐”所執掌的“燭”體現在各處充斥著火焰和煙霧,每一片光影中都包含著關于神秘主義啟示的瞭望口,它們有些過于模糊或促狹,有些充滿危險的錯誤與悖論,有些則是絕佳的觀察輝塔的角度。
如鋼鐵材質般的茂密樹林劃出了安全的邊界,范寧如履薄冰地避開其標注的多數已崩壞或扭曲的陰影,并小心翼翼地燃燒著靈感,控制夢境中的自己漂浮和觀察,有另外數人在和自己同行,不過陸續分散,漸行漸遠。
地下三層的醒時世界,成功啟動的祭壇里。
四人靠坐在巖石上的身影從堆砌的縫隙依稀可見,并籠罩在影影綽綽的紫色電弧之中。
“維亞德林導師,您認為今年的這幾位新晉高位階會員里,誰能堅持得更久”
結束穩固禱文的默念后,總會長布列茲出聲問道。
這是指引學派所獨有的非凡資源,能讓有知者在總體偏低的風險下,接觸到高位格的隱知。當然,它需要高昂的維護與運行成本,還需要至少三位邃曉者協助執行,至少要湊夠三位新晉升高位階的會員,學派才會開啟一次。
“不出意外應該是范寧。”維亞德林實事求是道,“您自然明白藝術和神秘主義之間的獨特聯系,以及藝術家在探索神秘上的獨特優勢。他晉升的直接原因是他在我的老師巴薩尼的吊唁活動上,根據探討主題演奏了為固定低音主題而作的含詠嘆調和三十個變奏的鍵盤練習曲,這堪稱藝術史上的一項壯舉,也讓他的格開始向鍛獅轉變,我估計他當下的實際靈感強度或已接近八階。”
維亞德林自己語氣雖然不急不緒,其實頗為自得。
去年受故人之托他吸納了這名會員,當時判斷其藝術天賦會讓神秘側的進步比常人快速許多,但實在沒想到范寧能做到這種夸張的速度。
中低位階的有知者,其實靈感壯大速度不慢,相比于往日囿于世界表象,一旦成功進入移涌,就會收獲輝光源源不斷地恩賜,他們最需要擔心的是盲目晉級導致的迷失問題,多數人是在三階或六階數年停滯不前。
但晉升高位階后,在迷失問題依舊嚴峻的同時,靈感壯大的速度也十分明顯地放慢了下來。
維亞德林剛剛說完,三人同時把目光投向了祭壇中的某個位置。
電弧層在那里露出了一個豁口,有一戴眼鏡的紳士已經若有所思地從里面走了出來。
“4分30秒。”維亞德林看了眼懷表,“正常的初入七階水平。”
“你之后在入夢時,造訪盆地區仍需謹慎探索。”列昂補充道。
“多謝兩位導師提醒。”這位紳士知道此時不宜過多客套,他已經開始在筆記本上記錄收獲的隱知。
“焚爐”中的范寧覺得靈感仍然充盈,神智仍然清醒,他正在透過一團如隧道般的火焰,觀察著上方輝塔更完整更清晰的形態,并嘗試理解著自己感受到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