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會發生之前那樣不明就以的對話。
“會長”范寧仍然習慣性地這么叫,“我在計劃把您的三場演出放到開頭、中間和結尾三場,您輝煌的技巧和歸來的名氣想必能讓影響力最大化,然后其他人的小提琴、大提琴和長笛協奏曲就穿插在中間場”
“其他人的協奏曲你這”維亞德林聽到這總算明白他想干什么了。
這小子根本不是寫一首鋼協作為開幕季中的重磅首演,他是寫了十首協奏曲準備連續首演十場
“卡洛恩,我必須得說。”維亞德林指節分明的大手揭開總譜封角,“雖然不少偉大的音樂家都以高產著稱,但他們決定保留下來的作品都是完美而精致的,不盡如人意的首演會讓作曲者和演繹者皆受名譽毀損之虞”
當然,依照以往經驗,他對范寧的作品富有信心。
即使這次范寧因為市場經營壓力選擇了“走量”,也應該具備一些高光時刻,他準備挑選一部水平最高的作品來幫范寧的開業演出“站臺”。
維亞德林開始用審視的目光,打量面前這部來自柴可夫斯基所作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十來秒的時間,他的嘴越張越大。
“fa,
e,do,bxifa,
e,do,bxi”
維亞德林忍不住唱出開篇4把圓號的降b小調莊嚴引子,又接續唱出大提琴和小提琴合奏的降d大調主題。
而他的雙手,開始在鋼琴上強奏出橫跨低、中、高三個音域的大和弦。
史詩般的輝煌壯烈光芒萬丈
先是20個小節的柱式和弦,然后是4個小節的華麗波音,最后是帶著附點節奏,鏗鏘堅定的主題呈示
“你這寫得有點東西啊。”
全是大和弦
砸起來太爽了
“就這部吧,非常適合我。”
這位舊工業世界翻版的“李斯特”彈了40來個小節后,果斷決定。
“要不,再看看”范寧似笑非笑道。
會長,你這樣近乎無敵的輝煌技巧,復出后遲早升格成“新月”,如果慢了點,那純粹是被作品耽誤了,這幫人寫得不夠多,不夠勁爆,我來幫你加加速
李維亞德林撤下這首,開始拆第二份來自拉赫瑪尼諾夫所作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總譜的冊子。
“還是雙手大和弦開頭你這是沖著我的風格喜好有備而來啊”前六頁被他在鋼琴上一字排開。
“有意思,上首是樂隊在前,鋼琴在后,這首你反過來寫,有意思”他搖頭笑笑,雙手撐開,輕輕彈響第一組f小調和弦,然后左手抬起,作為回響,在極低音區敲下黑暗凝重的f音。
這位傳奇鋼琴家的眉頭當即擰緊,被這種奇異又壓抑的緊迫感深深拖入其中。
緩慢的八個小節,深沉的大和弦由極弱至極強,似遠方的晦暗鐘聲逐漸逼近,聲聲直抵心扉,具備震撼人心的力量。
和弦進行的內部張力越來越強,第八小節過后是三個漸慢的八度,維亞德林指尖的重力完全下放,讓壓抑而緊張的氣氛繃至極限。
它們隨著全身的重量沉入琴鍵底端,被解決至第9小節的主和弦上,隨后化作一片片如驚濤駭浪般翻滾激蕩的聲響洪流。
在此基礎上,一支寬廣、悠長、具有頌歌氣質的樂隊主題旋律,從維亞德林口中哼鳴而出。
他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