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序列主義了解一下新表現主義了解一下微分音樂、偶然音樂、具體音樂、噪音音樂、氛圍音樂了解一下
于是面對維吉爾和洛桑的提問,范寧淡然一笑,“我欣賞并理解任何輝光閃耀的藝術流派和技法,但我只是我自己。”
“嘩啦”
當范寧為印象主義命名,推動藝術歷史潮流前行一步,又明確了關于“自我與時代風格關系”的命題之后,他覺得靈性層面有什么障壁破碎了。
周圍景象短暫地天旋地轉,恍惚間,范寧似乎感知到了靈體棲息的世界意志高處,似乎有撕開了一條“通路”之類的傾向。
難道是我找到了某道門扉的密鑰在醒時世界的范寧不甚確定到底發生了什么,而且這種眩暈的感覺很快就消失了。
他重新看見面前的一男一女,還有旁邊三位畫家,都對自己剛剛的那番話呈現出若有所思之色。
“看來范寧先生當下仍偏愛浪漫主義語匯,嗯,就如我曾經所言,浪漫主義仍在繁盛期,技法發展也遠未到極限,這個時期不僅大師頻出,巨匠之位也未有定論。”
維吉爾態度仍然尊敬,盡管范寧似乎表示自己并不是印象主義者。
“您在作曲和指揮領域的才華令人為之傾倒,出身又有印象主義前輩畫家的淵源,沒有人比您更懂它們,盡管范寧先生有更多浪漫主義的追隨者,但我同樣愿意堅定地追隨您。”洛桑也仍然是這么直率表示。
范寧回過神來,搖頭一笑“其實,我這次還是會寫一首印象主義風格的管弦樂作品。”
這句話讓眾人眼前一亮。
“它會在最后一場音樂會上與大家見面,為了這次的音畫結合,也是為了向藝術界傳達我對這一新興思潮的重視與欣賞。事實上,諸位會發現那場的c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同樣具有很多現代的因素。”
“真的嗎那真是太讓人興奮了”洛桑的眼眸閃出驚喜的光芒。
“是哪幅畫作得到了您的垂青”維吉爾好奇問道。
范寧笑著轉身,看向他選定的三幅收藏畫作的其中一幅。
“它令人靈感升騰,不是么”
眾人目光跟隨移動,畫家克勞維德欣喜地發現范寧選中的是自己的作品海景漸變
這幅畫的尺寸稍稍有些特殊,高度60厘米,寬度則有140,面積雖然在眾多畫作里只算中等偏上,但形狀很寬。
這是一幅海景,但畫家將其做了三個部分的漸變處理,將現實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場景并置在了一起
最左邊的海洋黑藍而深沉,夜幕有即將被緩緩揭開之象,天空是從灰到紫再到青色的漸變,極少而引人奪目的光輝在海平面跳躍;
到了中間段,天色已呈黎明,海面浪花拍擊,波光閃爍,海空劃出的曲線富有動感;
而最右側出現了閃電與狂風,幾艘小船漂浮搖曳,呈現出波瀾壯闊的景象,欣賞者似乎能聽到耳邊狂風與怒濤呼嘯。
真是與藍星上德彪西的大型管弦樂作品大海完美對上了。
范寧的靈感中已經情不自禁出現了其弦樂微弱的序奏與定音鼓敲出的海波滾動聲,然后兩架豎琴的恬淡音色漸漸與之相融,于是海空分界線的朦朧質感被圓號和英國管勾勒而出,一縷曙光預示著拂曉的降臨
就它了
偶爾給聽眾來點印象主義曲目,也算是符合這個年代的時尚潮流。
另外幾人則是對范寧的創作能力徹底看不懂了,且感到大為震撼。
首先他們知道范寧正在創作自己的第二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