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教學法的各方各面,我在上面已經注解得非常詳細了,你們兩位都是優秀的學院派出身,要實施起來應該不難”
“我給你們簡單地演示一遍各單元內容。”
克拉克和伊麗莎白各自捧著手中的,就像臨考前劃重點一樣,不斷地把范寧展示的要點補充進去。
第一單元先是幾條簡單的發聲練習,接著他們就發現了上面畫著圖例,那是范寧之前使用的示意音高的手語柯達伊教學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柯爾文手勢”。
它們不僅包含七個原始音符,還有五個升降變音。
除了音高,再是一套表示節奏的口語化音節,范寧對其也進行了演示。
他讓少年少女們一起跟著自己緩緩輕拍桌子,然后大家一起發出一些特征鮮明又簡單的音節
“taaaa”“taataa”“tatatata”
克拉克和伊麗莎白立馬知道,這先是一個全音符,再拆成兩個二分音符,又拆成四個四分音符。
接著范寧速度越來越快,表情越來越熱烈。
“titi”“tiritiri”這是八分音符和拆出的十六分音符。
他的表情帶上了饒有興致的意味。
“titati”“tati”這是切分節奏型和附點節奏型。
最后是幾個實操性的趣味擊拍游戲,比如讓他們找到四種不同的“發出噪音”的方式,于是他們除了拍桌,還選擇了跺腳、拍手和敲打指甲尖。范寧讓他們各占據“tatatata”的不同位置,然后輪換并強調不同的重音弱音。
臺下的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內行看門道,克拉克和伊麗莎白突然驚訝地意識到,目前為止,范寧幾乎可以說是沒給他們講解任何的樂理知識
是的,這位能寫出第一交響曲以及如此多震撼人心的大型作品的作曲家
這位在和聲學導論課程上,各種專業術語和大師案例信手拈來,讓一眾教授學者在臺下專心聆聽的音樂家
此刻的他,就連如何讀五線譜的音高,如何認調號,如何數音程,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時值有什么區別都沒有講
但臺下的這群少年少女們,既唱出了像模像樣的和弦進行,又打出了十分準確的節拍。
而且他們很多人都玩得臉蛋興奮地漲紅了。
“范寧教授,您的這種識譜替換教學方案,實在是太有創意了”克拉克由衷欽佩感嘆。
“識譜替換方案”范寧笑著搖頭,“不,沒你想得那么簡單,這些音高手語和節奏音節,可不僅僅是用來識譜的。”
“它們是合唱訓練法和合唱指揮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你們會逐漸意識到,即使是在一場專業的合唱演出中,它們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