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樂章中間無須鼓掌」
「下半場」
「3電閃雷鳴波爾卡4閑聊快速波爾卡5天鵝湖6野蜂飛舞7農民波爾卡8溜冰圓舞曲」
今天的8首曲目,竟然每一首都附上了被范寧先生稱之為“導賞”的提示語,和印象主義美展時一樣
很多人依舊沒注意到一個細節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單,在當時的購票現場就能提前拿得一份。這和以往是不同的,很多勞工是拿著提前領好的曲目單入場的。
這導致了一個現象當下好奇又津津有味地起來的,大部分反而不是勞工,而是剛剛在現場才拿到的紳士淑女和專業人士。
因為很多勞工之前就熟悉了,他們現在只是重新掃了幾眼。
而且紳士淑女們又發現,除了每首作品的詳細引導,曲目單后面還精心附上了一個“交響樂團座位分布圖示”
上面不僅框出了相對位置,把每個樂器名扔到了對應區域,而且名字下面還有樂器的外形輪廓縮略圖,首席和指揮的位置也被標了出來。
“確實挺一目了然,不過這種常識性問題,需要標得這么清楚么”
有很多樂評人或音樂專業的學生聽眾有些疑惑。
“嘩啦啦啦”
身邊響起的掌聲,讓越來越多的人從曲目單中抬起頭來,加入鼓掌的隊列。
他們看到了穿著西服與禮裙的樂手們開始進場。
這些樂手們年紀都不大,此刻動作和表情有些稍稍緊張。
但他們的氣色非常地好,眼神也非常明亮有神。
一種在精神生活極度充實的環境中才能有的狀態。
接著是穿一身黑色女式禮服的洛桑小姐在更熱烈的掌聲中登臺。
看著少年少女們在指揮的帶領下向聽眾行禮,在場有相當多的記者和樂評人,突然露出了一種長長的思索表情。
“我又意識到了一個之前并未明確注意的問題。”一位記者回想起這陣子的輿論,然后朝身邊的朋友低聲開口。
“什么”身旁的紳士下意識問道。
“臺上這些稚氣未脫但氣質初顯的小樂手們的出身,同樣來自勞工、匠人、仆從、小販或農民的家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