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范寧余光瞟見安在用袖子輕輕沾臉。
他一時沒有繼續起奏,抬起頭作出詢問的表情。
笑容開朗依舊的少女,正在朝自己點頭又眨眼。
“冬”
于是范寧將早已放在低音區八度e鍵上的左手沉了下去。
夏天六,圣潔的河流。
全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凝緩低音進行,就像教堂的鐘聲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敲擊。
隨即他右手奏出長短交替的附點節奏旋律,先是自上而下,又重新回旋而上,如河面波浪一陣陣翻涌。
“在圣河粼粼的波光中,
倒映著大教堂高聳的城樓。
教堂中有一幅畫像,
畫在金色的布匹上,
在我生命的沙漠中,
它的光輝時常把我照亮。”
同樣是夏季袒露心意的告白,但情緒不再是之前的酩酊和熾熱。
這首歌曲的基調偏向莊嚴和傾慕。
安所唱的旋律音區適中,起伏克制,也幾乎沒什么臨時升降音。
但不知為何,前面才八個小節,范寧就聽見她的聲線微不可察地抖動了幾下。
這在之前那么長時間的拉鋸比拼中都是從未出現的。
后面才慢慢恢復了此前穩定而清澈的質感。
鋼琴八度低沉的伴奏,渲染著一座雄渾奇偉的城,畫面一幅幅從聽眾腦海浮現,隨著歌唱的進行,音樂漸漸轉入大調,神圣的崇拜也轉為細膩的呢喃和仰慕。
“在我傾慕的圣像旁啊,
花朵開放,天使飛翔;
而那眉目、雙唇和臉頰,
和我愛的人一模一樣”
附點旋律在范寧手指連音線的指引下,讓河流流淌時微有起伏又更顯靜謐的形象逐漸遠去。
“有沒有發現這一套曲目都好短”
“確實,第一首一分鐘出頭,已經很短了,后面竟然還有僅僅幾十秒的這首兩分鐘已經是最長的了”
聽到第六首時,開始有評委意識到這點。
“但你們有沒有發現,他鋼琴后綴的成份很大,演唱完畢之后,伴奏就不再是伴奏而是獨奏鋼琴繼續渲染著作品的后景,作為對曲式的一個補充,甚至是整首作品的一個總結,這很好地彌補了聽眾覺得意猶未盡的問題”
“所以時間短,但信息量不小,這舍勒完全不做無意義的旋律或歌詞重復,每一秒都有新的音樂材料,或新的情感變化”
他們趁著第六首結尾自由延長的間隙很長,和身邊人輕聲交流起來。
“我覺得很多別人寫的歌已經聽不下去了”
“這部套曲和美麗的磨坊女完全不一樣,不是靠敘事邏輯串聯,是情緒邏輯”
“沒錯,它的文本完全是為情緒服務的,我從來沒被這么強烈的情感所壓倒過”
聽眾們也紛紛評頭論足,發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