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獎聽到這比拼到深夜、眾人爭論不休的賽事被舍勒如此稱呼,在場眾人不禁心中一陣狠狠抽搐。
一旁的芮妮拉眨著眼睛搖著頭,作出一幅“難以理喻”的表情,而夜鶯小姐臉上綻出發自內心的清澈笑容
“謝謝老師關心。”
“還可以再唱唱,不過這個難道”
誰知她的話還沒說完,聽到一半的范寧就隨意把筆往邊上一扔,右手直接撐開八度,在中音區的兩個g音上極速反復地敲擊了起來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
之前那個優雅孱弱的詩人形象,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范寧此時噙著一絲冷熱難辨的表情,手掌拍擊觸鍵間殘影紛飛,密不透風又雷霆萬鈞的三連震音,直接如滔天洪水般朝聽眾們勐灌了過去
這第一下,就拍出事了
就像有人一巴掌打到輕薄的木板上,震起了上面鋪滿的沙礫整個歌劇廳復燃的花束,這一下全部被這個八度g音,給震得火花顆粒從里面拋飛了起來
看著漫天如揚塵般亂飛的桃紅色光點,聽眾和評委們頃刻間驚呆了。
“xidorei,rexi”
左手在震音第二小節加入,g小調音階極速上行六度,再以頓音記號調躍回落,動機如此間隔反復。
駭人夜幕之中,森林冷風颯颯,馬蹄風馳電掣,驚恐的呼救聲三番五次地從黑暗深處傳來
從群島返程時老師在火車站彈過的曲子聽到前奏的夜鶯小姐即刻間會意,她頃刻間調整了自己的情緒和呼吸,提起冷酷的笑容旋走而唱
“這是誰在黑夜和風中奔馳是那位父親帶著他的孩子;
他把孩子抱在他的懷里,他把他摟緊,為他保持暖氣。”
范寧此番所彈奏的,正是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歌曲魔王erknig
這首采用歌德同名詩作為文本的歌曲,舒伯特在完成它時只有18歲,被編為自己作品的第1號,全曲一氣呵成、氣勢宏大又難度驚人,演唱者須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分飾四角,通過不同的音調和唱腔,扮演出敘述者、父親、孩子及魔王四個性格完全不同的藝術形象
前面十多個小節,夜鶯小姐還在閑庭信步,以抽離的旁觀者姿態陳述畫面,而一轉眼,她就開始東張西望,表現著生冷遲鈍的父親和驚慌失措的兒子在逃難中的對話。
“我兒,為何藏起你的臉爸爸,你,沒瞧見那個魔王
那魔王戴著冠冕,拖著長裙。我兒,那只是一團煙霧。”
第二詩節,范寧的伴奏變成了左右手交替的極速三拍子,每一個休止符都被擠得水泄不通。
“來,跟我去,可愛的孩子我要和你一同做有趣的游戲;
海邊有許多五色的花兒開放,我媽有許多金線的衣裳。
爸爸,爸爸,你沒有聽見,魔王輕聲地對我許下諾言
閉嘴,孩子,你要安靜那只是風吹枯葉的聲音。”
在異常緊張的音樂氛圍下,夜鶯小姐又以一種危險而魅惑的嗓音,扮演起了魔王對于少年的誘惑耳語,可轉眼又回到了父子間對話的腔調中去。
“什么情況”
“轉起來了,它們轉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