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蘭萱進過宮,見到過許淑妃,只是離得遠,看得并不分明。
許淑妃身體不太好,許多人都沒怎么見過她。
那一次遠遠地看到許淑妃在和一個女孩子說話,看著很是親熱,隨口問了一句,才知道那邊親熱的一對,居然是許淑妃和玉麗珠。
玉麗珠為人驕橫,仗著皇后的親侄女,在宮里其實并不討喜,大家也就是表面上的說說話罷了,但那一刻,虞蘭萱覺得許淑妃是真的喜歡玉麗珠的,看她微微側頭傾聽的樣子,就知道是真的很遷就玉麗珠。
這就很意味深長了。
皇后的親侄女得淑妃喜歡,似乎也不是不能解釋,但現在莫名地覺得有些怪異。
太子之位未定,朝上暗潮涌動,皇后中宮無子,看似很中立,但真的會中立嗎這一段時間虞兮嬌接觸的最多的就是七公主,七公主的背后是皇后,種種手段真的會憑皇上做主,定哪一位皇子就哪一位嗎
外面都說皇后極公正,不會在立太子之事上多過置問。
虞兮嬌卻覺得不可能。
寧妃暗中有動作,所以虞蘭雪入宮,那么皇后呢,中宮無子,卻力壓著寧妃,真的只是因為皇上的信任嗎
如果皇后弱勢,也不可能坐在中宮之位上這么多年,甚至到現在還讓人覺得皇上對她很是信任,寧妃這個寵妃,雖然寵了這么多年,對上皇后的時候,還是弱勢了許多,畢竟大家都無子的情況下,皇后占據絕對優勢。
皇后如果有動作必然是立太子之位的最關鍵之處。
端王母妃信佛,據說與世無爭,時不時地在念經進香。
勇王母妃病弱,基本很少現于人前,身體不好。
怡王母妃倒是沒什么事,又是六公主的生母,在宮里唯一的生下一兒一女的女子,如果沒有點本事,又怎么能生下二個
其他妃嬪,包括皇后在內,都沒有子嗣。
能生下二個,其中還有一個是皇子,原本就說明不一般,但這不一般的怡王母妃,卻不得不看著兒子去和談。
與南唐和談。
到現在也沒有消息,有人說因為之前的事情,和談失敗,也有人說和談還在繼續,更多人覺得怡王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和親。
怡王遠離京城這么久,相比起京城中的兩位弱勢了許多,許多人都覺得端王和勇王才是太子最合適的人選。
其中,站端王的最多。
端王溫厚,又是長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立長就顯然更名正言順了一些。
虞兮嬌卻覺得未必,如果真的是端王,皇后會允許自己的侄女只是一個側妃嗎
怎么樣也會把正妃之位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從七公主的身上可以看到皇后的影子,再就是從玉氏姐妹的身上,也隱隱能看到這意思。
虞兮嬌覺得從這些意思上來看,勇王才是最可能的,但皇后也沒放棄端王,就看兩個侄女分明進兩位皇子府就知道。
眼下許佳怡的話,讓她有了另外的猜測,但此事卻得另外的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