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麗珠不想來,但又不得不來。
父親的意思她不敢違背。
最近宮里姑姑和七公主都出了事情,玉麗珠沒敢進宮,就留在府上整理自己的嫁妝。
她的嫁妝其實并不多,有之前兩位側妃的嫁妝放在那里,她就算是想多也多不起來,況且她這一次進端王,也是倉促。
雖然是正妃同意,也和禮數稍稍不同。
三位側妃,三個進端王府的理由,理由種種不同,大家的嫁妝都不便太高。
這是端王府傳來的意思,話說得很委婉,但這意思卻很明顯,氣的玉麗珠在屋里砸了幾件瓷器。
玉相給她準備的其實并不多,完全比不得玉麗月,況且之前大夫人也沒給玉麗珠用心準備,幸好玉麗珠的生母也是得寵的,早早地從玉相手中得了不少,原本想留給女兒當嫁妝的,現在都不便直接往上放。
在原本少的基礎上更少。
大夫人還說了,這是端王府的意思,就連父親也不便說什么,明明是大夫人自己故意壓自己的嫁妝,甚至有一些原本訂給自己的,也全給玉麗月送過去,又說什么是端王府的意思,玉麗珠氣得七竅生煙,卻不敢多說什么。
張宛音出府的事情她知道,但她心情不好,不想去看張宛音。
原本那件事情就是做戲,救張宛音不過是張宛音不敢違了皇后姑姑的意思罷了,現在皇后姑姑不管她了,她也不愿意去捧張宛音。
專門想著,怎么樣多給自己的嫁妝里送些財物,或者要用什么法子大夫人松口,多給自己一些。
把原本是自己的給了玉麗月,大夫人這個當家主母著實的虧心,可父親信任大夫人,皇后姑姑也相信大夫人,現在又有端王府傳過來的話,玉麗珠一點法子也沒有,沒辦法只能去求自己的生母。
生母有本事,求得父親暗中貼補了她一些銀票,但在明面上,卻只有這么多不能再多了。
還得顧及著正妃和之前兩位側妃的面子,那兩家誰家的背景都不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生母向玉相討要銀票,玉相又想起小女兒的事情,就讓玉麗珠去鎮南侯府再拜訪張宛音。
玉麗珠的生母也叮囑她,和正妃的關系好對她有好處,既然她是借著張宛音進的端王府,以后就暫時站在張宛音處。
看張宛音的樣子也是根腳淺的,大家也算是半斤八兩。
聽了生母一番教誨,玉麗珠就坐著馬車去了鎮南侯府,說起這鎮南侯府,玉麗珠也覺得嘲諷。
虧張宛音還在自己面前做出一副正妃的端莊樣子,看看她自家府上的堂妹,現在要給揚山侯世子當妾。
這段時間玉麗珠雖然沒見到七公主,但也想得到七公主現在是如何的恨毒張宛盈,敢和七公主爭男人的人,早就死得連骨頭都爛了。
鎮南侯府張宛盈算什么東西也就是占了七公主現在不便出宮的便宜,以后有她好瞧的。
這一次她倒要看看張宛音還在自己面前,怎么端正妃的派頭,她自己的親堂妹現在不但是一個妾,而且還只是一個侯府世子的妾,自己再不是,也是端王側妃,是上了皇家度碟的側妃。
帶著這種自傲的心情,玉麗珠進了鎮南侯府的門。
從馬車上下來,早有婆子等著,行過禮后領著她去往張宛音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