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只是一起女子參合進去的案子會這么大
宗室子弟仗勢為非作歹,甚至為了一個女子詬陷朝廷命官的事情,一下子因為大理寺的插手被掀了出來。
事情的起因,是一樁貪污案,案子引出了幾個小官吏貪污,事情看著并不大,在地方處理也是可以的,與案的幾個官吏該抄家的抄家,該殺頭的殺頭,查清楚之后送進京批復就可以正式行刑。
偏偏這里面后來又參了宗室子弟的事情,一宗室子弟相中了一個官吏之女,硬生生地指摘此女之父也參合了貪污案子,此事自然不服,而后就越鬧越大,最后查案的主官覺得這事他做不了主。
索性這里離京城也不遠,算起來也算是京城的范圍邊上,就直接讓人押送進京。
有宗室子弟插手,但這人又明顯沒問題,這個主審官也還算有些良心,就把人往京城送了。
誰也沒想到這女子居然也是一個厲害的,就帶著丫環跟著一起進京,說是要為父報仇,甚至還進了端王府,而且摻和到了端王府側妃之死的案子中,現在更查出來,此事背后居然還有人
不只是地方上的貪污案,還和京城的官吏有關系。
而此案的矛頭還指向勇王,向來以勇武直性出名的勇王,一下子被牽扯入內。
由于此女子之前還進了端王府,端王也成了嫌疑,甚至還傳出端王好女色的傳言,說這女子進了端王府,端王答應她為她申冤,也是看在這女子容色過人的份上,又說這女子已經答應給端王為妾,這事徐側妃知道之后,忍不下,特意還打了這女子一個巴掌
案子的矛頭又直指和女子有牽扯的端王。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覺得是勇王算計了端王,原本這事和端王沒有關系,分明就是勇王強扯上端王,端王就是一個無意進來背鍋的。
但也有人覺得端王算計了勇王,分明是端王知道這事可能和勇王有關系,特意強行插入,至于徐側妃,說不得還真的死在這女子的手上
一時間,整個京城的百姓大多數都分成了兩派,各站在兩邊皇子之邊說話。
文人向來擁護溫雅厚重的端王,一個個侃侃而談,都覺得端王受了無妄之災,端王也是好心救助這女子,偏偏這女子卻是一個惹禍的,不但不感恩還逃出端王府,甚至還惹到了齊王世子,最后還被齊王世子送進大理寺。
又有一說,這女子相中的其實是齊王世子,這才逃到齊王府附近,讓齊王世子的人發現。
朝堂上,文臣武將,也是吵成一片,都覺得此事當大力徹查,好好的查一查,陰謀論的人更多,還有一些更是指向南唐,覺得這是南唐故意制造出來的事情,貪污的官吏中有南唐的人。
他們故意破壞大晉的和平,故意抹黑大晉的皇子。
朝上的眾臣沒有直接說擁護誰,現在站位的不多,但畢竟各有所偏,各自有自己的思慮,看得出有偏向。
在這樣的情形下,朝上的第一要務就是查清此案。
貪污案聯系到了兩位皇子,這里面隱隱的意思,讓幾位重臣都不得不小心對待,關乎貪污案的傳言喧囂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