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侯府在這樣的大波浪下,顯得很是渺小,即便當初那女子曾經逃到宣平侯府,想讓虞兮嬌幫著救助她的父親,在這么一個大環境下,也掀不起半點波瀾。
知道這事的人盡量不去提這事,這事是一件小事,不管這女子是怎么聽到這消息的,還是說是被人故意推送到宣平侯府,對整件案子來說都不算什么,最多就是有人故意把別人的目光往這個方向引罷了。
而這個方向的最后目的地是齊王府,這也是朝中的重臣和皇上不愿意看到的。
端王被皇上狠狠地斥責了一頓,皇上讓他不要著急著上朝,先整理一下自己府里的事情,正巧他還要迎娶側妃,皇上索性又準了他一個月的假期,讓他把端王府重新整理一番,免得到時候再出這事。
這女子是從端王府逃出去的,這事現在無限的傳說。
有一些說得像話本子一般香艷,都說端王月下看到此女子,一時間驚為天人,這才有了把這女子收在身邊的事情,只是沒想到這女子倒是一個烈性的,不愿意當成籠中鳥,又覺得端王無所作為,這才逃出去重新求救。
當然,其中也有一段徐安嬌的說法,說徐安嬌知道端王傾心于一個身份低下的女子,惱怒之下還把人打了,幸好端王過來救下這女子,否則這女子當時就香消玉殞了。
徐安嬌以前在京中的名聲一直不太好,后來又鬧出那么多的事情,許多和她交往過的世家千金,都覺得徐安嬌是真的可能做出這種事情的,沒把那女子打死,應該也是端王的意思,那么問題來了,這女子是不是真的和徐側妃之死有關系
外面傳言喧囂直上的時候,明和大長公主府上又派人來鬧,就坐在端王府門前,哭訴著徐安嬌的委屈。
如果真的是這女子所為,端王必然是包庇
來的是明和大長公主的兒媳,徐安嬌的母親,馬車停在端王府前,她從馬車上下來,就站定在門口求見端王,請端王給他們一個說法,說徐安嬌死的冤枉,好好的皇子側妃,皇后親封的側妃,居然就不明不白的冤死在端王府。
徐安嬌的母親說得涕淚俱下,哭的泣不成聲。
張宛音從里面出來的時候,看到眼前這一幕,也是眉頭緊皺,用力的平了平呼吸,才快步上前“見過順陽侯夫人。”
明和大長公主之子,為現在的順陽侯。
“王妃娘娘,請您給嬌兒做主。”順陽侯夫人驀地跪了下來。
張宛音哪里敢讓她真的跪,急忙伸手扶住,“侯夫人,有什么事情好好說,大理寺現在還在查此事,必然會給您一個交待,我們先進府去說,如何”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張宛音縱然有太多的話,現在也不方便說。
這事端王讓她出面,她不得不出面收拾殘局。
張宛音沒想到,事情居然鬧的這么大,甚至因為那女子的事情,牽累了端王的名聲,還有人懷疑端王才是幕后之人
變故太大,和張宛音之前的想像完全不同,比起虞兮嬌的事情,現在的案子才是大事,原本應該置身事外的端王府,卻拉入了這旋渦。
封蘭修這幾天心情很不好,又因為張宛音看著這女子的時候,才讓這女子逃脫的,越發的遷怒張宛音,連著張宛音已經幾天沒看到封蘭修了,現在這事還是封蘭修派了人讓她過來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