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謝敬元完成四行倉庫的掩護任務后,他隨即接到了統帥部的命令,要求其帶領麾下全部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
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支孤軍一進入租界,日軍就向租界當局施壓,結果全員被英軍繳械,安置在了膠州路的一座廢棄軍營史稱「孤軍營」內,由白俄雇傭兵看守。
名義上雖不是戰俘,實際上和戰俘一樣,失去了所有自由。
當命運一旦掌握在別人手里,那生與死便都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此后,這支孤軍先后經歷了汪偽政府的勸降、謝敬元被暗殺以及日軍突襲等一系列事件,可謂是頻頻遭受重創。
最終,不但謝敬元慘死街頭,其他人也沒好到哪去,全部淪為日軍的苦役,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等到抗戰結束,只有一百多人幸存了下來,大部分人都落得個客死他鄉的悲慘結局。
早知如此,真不如當初繼續死守四行倉庫算了。
雖然這些凜凜然視日軍如鼠輩的壯士們從未放棄過抗爭,但命運卻似乎拋棄了他們,國家也似乎忘記了他們。
更可悲的是,他們沒有死在與敵人的正面交火和戰斗中,卻無比憋屈地死在敵人的陰謀詭計和暗害之下,真真是上天不公,國家不幸
江浩然了解過這段歷史,也看過以這段歷史為主題改編的戰爭題材影片八佰,甚至每每追憶,都忍不住為之扼腕,不甚唏噓。
他在嘆世道不公,他在為英雄不值。
可惜卻什么都改變不了。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時空的歷史卻發生了讓人始料未及的變化,在這里,「八佰壯士」雖然依舊不足八百人,戰斗也一如既往地驚心動魄、可歌可泣。
但真正的變化,卻發生在謝敬元完成掩護任務,撤退到租界之后。
由于這場戰斗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并成功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注意,于是,在英美調停之下,日方同意讓中隊撤退。
最終,謝敬元幸運地帶著余部,與在上海西部作戰的第八十八師順利匯合,愣是為這段原本悲愴的歷史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不僅如此,此戰之后,
為弘揚「孤軍」僅以彈丸之地,區區四百余人,就敢抗擊日寇數萬余人,激戰四晝夜的不屈精神;
為表彰「孤軍」僅以陣亡九人傷二十余人的代價,就能取得斃敵200余人,傷敵無數的輝煌戰績;
為嘉獎「孤軍」上下團結一心,英勇抗戰,在全世界的面前取得軍事、政治以及道義上的勝利。
國民政府決定,對參加「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全體官兵,予以通令嘉獎,并頒發忠貞獎章,另授予謝敬元與楊瑞輔524團一營營長青天白日勛章。
更為令人振奮的是,校長聞聽了「八百壯士」的英雄事跡后,深受感染,親自簽發了一份特殊的晉升令,還著國防部曉喻三軍凡參與四行倉庫保衛戰之八十八師五二四團一營戰士,士兵全部連升三級,軍官全體連升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