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大大降低了撤退命令的嚴肅性,也為部隊不執行命令了借口,以致計劃中規定的由正面突圍的部隊,除粵軍第66軍和第83軍大部按命令實施正面突圍外,其余各部隊均未按命令執行,而是打起了下關的主意,并紛紛涌向下關、挹江門一帶,形成極度混亂的局面。
36師對于唐森智的口頭指示并不知情,這些一涌而來的士兵全部被視作逃兵,遭到36師開槍制止,于是雙方發生槍戰,混亂中,被打死、踩死者不計其數,尸體更是層層疊疊不知堆積了幾層,現場形狀可謂慘不忍睹。
面對越來越多的散兵包括逃難的百姓,36師也沒能掌控局面,最終被擁擠的人流沖破,在這次沖突中,36師自身亦損失慘重,原本一萬余官兵只收容起四千余人,不少官兵未能及時渡江,被滯留在了城中。
江浩然原身與陸劍雄所隸屬的36師212團作為把守挹江門的重要力量,在混亂中受到的沖擊尤為嚴重,兩人不僅被人群沖散,更是與部隊失去了聯系。
由于圍堵在江邊的人數實在太多,加之當初唐森智迎合最高統帥而提出了「誓與城市共存亡」的口號,為了阻止參戰部隊擅自向長江邊撤退,他不但在挹江門部署了兵力,還收繳了絕大部分渡江船只。
由于缺少船只,本來幾艘小火輪和民用船保障部隊渡江就很吃緊,就算有序撤退,就憑這幾艘船,想要保障所有人員渡江,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做到。
更何況,這次撤退基本上從一開始就變成了一場雪崩式的大潰退軍民爭相逃命,自相踐踏,場面完全失控,所有人都圍堵在江邊,想要撤退更是難上加難。
所有直到12月13日清晨,依舊有無數人滯留岸邊,無法渡江。
與此同時,日軍意外地發現昨天還在頑強抵抗的中隊忽然全部撤走了,遂輕易地沖進金陵城內。下午2點左右,日軍先頭部隊到達挹江門,發現挹江門外有成千上萬的逃兵和難民擁擠在江邊試圖渡江,于是開火掃射,當即造成血案。
江浩然原身和陸劍雄在與部隊失聯后,一直試圖重新會合,可惜未能如愿,于是便打算先渡江再說,可怎料輪船沒有等來,卻等來了小鬼子,于是二人只能只能放棄渡江打算,帶著幾名手下趁亂逃回了城內。
此時,日軍已經陸續開始進城,他們出城無望,只能收攏散兵,一邊抵抗,一邊四處逃竄,總之能多活一會是一會,殺一個夠本,殺兩個還賺一個。
還別說,一路下來,原
本五六個人的隊伍,最后竟又壯大到30多人,陸劍雄作為當中軍銜最高者,暫時成了這支隊伍的指揮官,指揮一切行動。
陸劍雄作為參加過淞滬會戰的老兵,此前又服役于王牌部隊,作戰經驗極為豐富,即便指揮一群散兵游勇,也取得了不少戰績,死在他們手里的鬼子怎么說也有二十之數。
但這一次他們還是疏忽了,一名鬼子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跑了,還搖響了手搖警報器,不但引來了大批鬼子,就連坦克都開過來三輛。
在坦克強大的火力之下,不少人遭到炮擊紛紛身亡,原身的運氣較好,只是被余波掃中,但也當場暈了過去,而江浩然便是在這種情形下降臨了這個世界。
眼下,形勢危若累卵,一個不慎,便是全軍覆沒的結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